材料成型工艺基础.pdf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第1页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
1.金属的铸造性能主要是指合金的充型能力、收缩性、吸气性
2.金属的焊接性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工艺焊接性,二是使用焊
接性,实际生产中,
对于碳钢低合金钢等钢材,常用碳当量估算其焊接性
3.焊条电弧焊焊条是由焊芯和药皮组成,焊芯起导电和填充焊缝金属
的作用,焊条药皮主
要起保证焊接顺利进行以及焊缝质量的作用。焊条按药皮熔渣的性质
可以分为酸性焊条和碱性焊条
焊。焊接电弧由阴极区,阳极区,弧柱区三部分组成。6.纤维组织形
成后,用热处理的方法难以消除,只能通过锻造方法是金属在不同的方向
上
变形,才能改变纤维组织的方向和分布。如何合理的利用纤维组织:
1流向与最大拉应力方向一致2流向与切应力冲击方向垂直3沿工件外轮
廓连续分布
7.金属的铸造性能常用金属的塑性和变形抗力来综合衡量。影响锻造
性能的因素:1金属
的本质(1)金属的化学成分(2)金属的组织状态2变形条件(1)
变形温度(2)变形
速度(3)变形时的应力状态粉末冶金工艺过程主要包括粉末混合,
压制成型,烧结和后处理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第1页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第2页
8.顺心凝固原则:使铸件按照递增的温度方向从一个部分到另一个部
分依次凝固,在可能
出现缩孔的热节处,增设冒口或冷铁防止缩孔
同时凝固原则:从工艺上采取必要的措施,使铸件各个部分冷却速度
尽量一致,浇口应该开在薄壁处,厚壁处放冷铁。防止产生内应力。9.冲
裁模间隙:(1)间隙对断面质量的影响间隙过大或过小均导致上下两面
的剪切裂纹
不能相交合于一线间隙太小凸模刃口附近的裂纹比正常间隙向外错开
一段距离。间隙
过小伙过大均能导致冲裁件断面质量下降,同时也使冲裁件尺寸与冲
模刃口尺寸偏差增大(2.)间隙对模具寿命的影响间隙越小,摩擦越严重,
过小的间隙对模具寿命不利,而较大的间隙有利于模具寿命的提高
10.加工硬化现象:发生塑性变形以后,随着塑性变形的程度的增加,
金属的强度和硬度提
高而塑性和韧性下降的现象称为加工硬化现象有利点:强化了金属材
料不利:进一步的塑性变形带来了困难常采用热处理退火工序消除加工硬
化
11.焊接影响区是指焊缝两侧受到热的影响而发生组织和性能变化的
区域包括熔合区(强
度塑性韧性极差)、过热区(晶粒急剧长大,最后得到粗大晶粒的过
热组织导致塑性冲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第2页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第3页
击韧性显著下降,易产生裂纹)、正火区(金属力学性能良好比母材
好)、部分相变区(珠光体和部分铁素体发生重结晶使晶体细化,而部分
铁素体未发生重结晶得到较粗大的铁素体晶粒,由于晶粒大小不一,致使
其力学性能比母材稍差)。
12.正接法:焊件接电源正极,焊条接电源的负极,适用于焊接较厚
的工件正极温度高13.铸铁焊补按照是否预热分为热焊和冷焊,铸铁在焊
补时容易产生的缺陷是:易产生白口
组织,裂纹,易产生气孔。14.冲裁件的断面明显的分为塌角、光亮
带、剪裂带和毛刺四个部分。
15.合金的充型能力是指液态合金充满铸型型腔,获得正确尺寸,形
状完整,轮廓清晰的铸
件的能力,影响充型能力的主要因素是合金的流动性,浇注温度,充
型压力和铸件条件16.铸造工艺1浇注位置的选择(1)铸件的主要加工
表面或主要工作面应处于底面或者
侧面(2)铸件的大平面应该朝下(3)铸件的薄壁部分应该放在铸型
的下部或者侧面,
一面产生浇不足,冷隔的缺陷(4)对于容易产生缩孔的铸件,应将
截面较厚的部分置于上部或侧面,以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