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调研报告.docx
毕业设计(论文)
PAGE
1-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题目:
广西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调研报告
学号:
姓名: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广西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调研报告
摘要: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研究对象,对广西的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分析。通过实地考察、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全面了解了广西各民族的风土人情、传统文化、民俗风情以及历史变迁。论文从广西民族分布、民族文化、民族风情、历史沿革和文化遗产等方面展开论述,旨在揭示广西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的重要价值,为广西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地处中国南部,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的自治区之一。自古以来,广西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拥有丰富的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近年来,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广西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然而,对于广西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的研究尚不够深入,许多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亟待保护和传承。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广西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进行调研,为广西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一、广西民族分布与民族关系
1.广西民族分布特点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的重要区域,其民族分布特点鲜明,具有以下三个方面:
(1)多民族聚居,民族数量众多。广西共有14个世居民族,分别是壮族、汉族、瑶族、苗族、侗族、回族、彝族、仡佬族、水族、仫佬族、毛南族、京族、土家族、黎族。其中,壮族是广西最大的民族,人口约占全区总人口的60%。其他少数民族人口比例相对较小,但分布广泛,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格局。
(2)民族分布区域集中,但交错居住。广西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桂西、桂北和桂南地区,其中,壮族主要分布在桂西的河池、百色等地,瑶族主要分布在桂北的柳州、桂林等地,苗族和侗族则主要分布在桂南的南宁、崇左等地。尽管民族分布区域集中,但各民族之间仍存在交错居住的现象,如河池市的东兰县,既有壮族居住,也有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
(3)民族聚居区与汉族地区相互渗透。在广西,汉族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市和交通便利的地区,而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山区和边境地带。尽管如此,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居住区域并非完全隔离,两者在生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相互渗透,形成了独特的民族融合现象。例如,在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壮族、瑶族、苗族等多个民族共同居住,他们共同开发旅游资源,共同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
2.广西民族关系概述
(1)广西民族关系历史悠久,各民族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融合。自秦汉以来,广西地区就形成了多民族共居的局面。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相互影响,形成了深厚的民族友谊。如壮族的歌圩节、瑶族的盘王节、苗族的跳花节等民族节庆活动,均吸引了其他民族参与,促进了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和情感交融。
(2)新中国成立以来,广西民族关系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出台了一系列民族政策和措施,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广西各民族享有平等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民族关系和谐稳定。如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多年来,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果,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3)面对新时代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广西民族关系面临新的发展任务。当前,广西正努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加强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同时,广西积极推动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增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广西民族关系将继续保持和谐稳定,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3.广西民族政策与发展现状
(1)广西民族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为民族地区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广西一直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民族政策和措施。截至2020年,广西共出台民族政策文件1000余件,涉及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文化保护、社会事业、民族团结等多个方面。例如,在财政支持方面,广西对民族自治县的财政转移支付比例逐年提高,2019年达到50%以上。此外,广西还实施了一系列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十三五”期间,广西累计投入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超过1000亿元,有力推动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2)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果。近年来,广西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2019年,广西少数民族自治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200亿元,同比增长8.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河池市、百色市等民族自治县的GDP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在脱贫攻坚战中,广西民族地区共脱贫摘帽111个贫困县,减贫人口超过600万人。如南宁市隆安县,通过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