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PM工程量管理模块操作手册.docx
附件1:
PM工程量管理模块操作手册
一、目前PM系统中与工程数量相关内容及操作步骤
现PM系统中,工程数量管理业务需工程技术部门协同填报并进行维护的主要是复核清单分解、变更管理单据填报及清单编制、建立工程部位分解字典等。该板块业务已能正常开展,本次不再赘述。
二、PM系统工程数量模块内容及操作要点
根据集团公司精细化管理及项目实际管理需求,工程管理部对系统内相关业务进行优化,增加工程数量管理模块。模块主要项目有:工程量管理模块内的“工程量台账管理、工程量责任人员管理(含项目/分部人员管理、公司/项目人员查询、工程量责任人已履历查询)、对下计量管理(含对下收方控制台账、对下收方台账查询、工程量验收单)”,以及成本分析模块中添加的“量价对比分析台账”。
相关功能及操作如下:
主界面(截图)
(一)工程量台帐管理
1.建立“工程量台帐”,在系统内树状排布(支持线下编辑Excel表后导入,首次编辑是允许EXCEL导入,后续修改在系统中操作),将对应条目的工程数量在表中对应填报,主要有:施工图工程量(施工图复核工程量)、变更设计工程量(变更数量累加,可含施工图修正量)、二次分解工程量。本表单具体完成时间根据现场图纸到位等情况确定,建议项目上场后2-4个月内完成。
2.在台账的建立方面,可按单位工程为基准单元建立表单,在单位工程(或单元)的划分方面,需满足对下计量需求(需要紧密联系项目计划部、结合对下计价子目合理划分),若单个单位工程条目过多也可按单位工程的分部工程等为单元划分,同理,不同单位工程也可合并建立表单。在工程部位分解时,将单位工程按分部、分项、检验批(子分项)等逐步进行分解;参与汇总选择时,要特别注意上下级包含关系,比如隧道某一级围岩衬砌钢筋总量只能是其下级钢筋的量进行汇总,不能选择其他分项工程量。
3.工程量台账不需要走审批流程,但已经发生对下收方(工程量验收单)的台账明细条目不允许新增下级或删除,可以修改数量(增加或减少均可)。数量修改工程技术部门务必要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并交底。
4.对于“工程量台账”,模块授权时,仅项目工程部长岗位有新增和编辑权限(授权联系技术部工程数量管理中心,通过中心联系信息部)。因变更等原因需修改数据的,需在线下履行签字手续(至少有项目工程部长、计划部长、物资部长、总工签字),并以附件的形式扫描上传。此举主要是为了防止或杜绝后续频繁、无序、不规范的数据修改,明确责任人。目前,在权限没有完全设置好之前,各项目在工程量台帐录入时,也要执行工程部长或分管副部长录入、修改的规定。
5.注意:在实际操作时易出现的问题:(1)编码分级不合理;编码过于简单、不同条目编码存在重复。(2)“单位”中内容空缺。(3)二次分解量不合理或未填报。(4)“参与汇总”项全部勾选,不理解参与汇总的本意,甚至出现上下级数据关系混乱不清等情况。
(二)工程量责任人管理
1.建立“工程量管理责任台帐”,明确公司项目部、局项目部工程量管理岗位人员,登录相关人员信息等内容。人员发生变更时,要及时维护,确保管理层、决策层能及时掌握工程量管理相关岗位人员情况。
2.项目/分部工程部长录入本项目工程量管理小组成员,责任层为选择录入,包括“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部门主管”、“部门分管”、“业务人员”。
3.系统提供查询功能,集团公司可以查询各公司、局指项目(包括分部)、项目一般项目、局指项目工程量责任人员;集团或工程公司可以查询所属范围的人员列表,系统列出该人员历次参与的项目及岗位;工程公司可以查询所属所有项目/分部工程量责任人员。
4.特别说明:人员姓名为下拉选择,只有在PM对应项目机构里有了对应的权限才能被选择引用,故需及时维护相关信息,才能保证表单填写的可操作性。
5.截图演示如下:
(1)项目/分部人员管理
(2)公司/项目人员查询
(3)工程量责任人履历查询
(三)对下计量管理
a.工程验收单
1.实行工程验收单线上录入及审批管理。建立“工程验收单”并进行逐级审批,表单可支持验收条目等内容的引用,并支持“附图”等资料上传。项目计划部依据每月工程验收单工程量进行对下计量。
2.每月编制工程验收单,新增时选择分包合同,系统自动带出分包单位。专业工程师选择本次验收单的工程量台账明细,系统自动弹出选择工程量台账页面,左边为工程量台账记录,右面为对应的工程量台账明细(带层级关系),用户选择一个工程量台账,并在右边选择本次要收方的工程量台账明细。选择后系统返回主界面。用户输入本次计量工程量。点击保存,并发起审批流程。线上收方工程完成。表单具备导出功能。
3.增加期次的概念,每个月新建一个期次,对下收方按照期次汇总,方便检索查询。选择一个期次后显示该期次下的对下收方记录。
4.增加收方截止日期参数配置,规定为每月20日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