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知识产权转让及许可使用协议.doc

发布:2024-12-06约3.32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知识产权转让及许可使用协议

合同编号:__________

甲方(转让方):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

电子邮箱:________________

乙方(受让方):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

电子邮箱:________________

第一章总则

1.1定义

1.1.1“本协议”指本知识产权转让及许可使用协议。

1.1.2“转让方”指甲方,即知识产权的原拥有者。

1.1.3“受让方”指乙方,即知识产权的受让者。

1.1.4“知识产权”指本协议项下转让方所拥有的专利、商标、著作权、非专利技术等权益。

1.1.5“许可使用”指甲方授权乙方在约定范围内使用本协议项下的知识产权。

1.2本协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

第二章转让及许可使用的知识产权

2.1转让方在本协议项下转让的知识产权包括:

2.1.1专利权:专利号为__________的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

2.1.2商标权:商标注册号为__________的注册商标。

2.1.3著作权:作品名称为__________的著作权。

2.2转让方保证其对上述知识产权拥有合法、有效的所有权和处置权,并保证上述知识产权不存在任何权属纠纷、侵权行为。

第三章许可使用的范围及条件

3.1转让方授权乙方在以下范围内使用本协议项下的知识产权:

3.1.1专利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生产、销售、许诺销售、使用、进口等行为。

3.1.2商标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商品的生产、销售、许诺销售、使用、进口等行为。

3.1.3著作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复制、发行、出租、展示、表演、放映、广播、信息网络传播等行为。

3.2乙方使用本协议项下的知识产权时,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第四章转让及许可使用的费用

4.1乙方应当向甲方支付知识产权转让及许可使用费,具体金额和支付方式双方另行约定。

4.2乙方支付知识产权转让及许可使用费后,甲方应当向乙方开具正规发票。

第五章违约责任

5.1若任何一方违反本协议的约定,导致本协议无法履行或者造成对方损失的,违约方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

5.2若乙方未经甲方同意,擅自超出本协议约定的范围使用本协议项下的知识产权,甲方有权要求乙方停止侵权行为,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5.3若因不可抗力因素导致本协议无法履行,双方互不承担违约责任。但双方应尽最大努力减少损失,并在合理期限内协商解决。

甲方(转让方):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

电子邮箱:________________

乙方(受让方):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

电子邮箱:________________

第六章质量保证及售后服务

6.1转让方应保证其转让的知识产权真实、合法、有效,不存在任何权利瑕疵。

6.1.1转让方应保证知识产权的权属清晰,不存在任何第三方主张权利的情况。

6.1.2转让方应保证知识产权在转让前未被侵犯,且不存在任何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况。

6.2转让方应提供完整的知识产权文件和资料,包括但不限于专利证书、商标注册证书、著作权登记证书等。

6.3转让方在转让知识产权后,仍应负责提供与该知识产权相关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6.4若乙方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知识产权存在质量问题,转让方应负责及时解决,确保乙方的正常使用。

第七章保密条款

7.1乙方应对在本次知识产权转让及许可使用过程中获知的转让方的商业秘密、技术秘密和其他机密信息予以严格保密。

7.1.1保密期限自本协议生效之日起算,至本协议终止或履行完毕之日止。

7.1.2保密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技术文档、商业计划、市场策略等。

7.2除非法律法规要求或双方另有约定,乙方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泄露保密信息。

7.3保密义务不因本协议的终止、解除或失效而终止,除非双方另有书面协议。

第八章争议解决

8.1凡因本协议引起的或与本协议有关的任何争议,双方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

8.2若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均可将争议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