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群落调查及分析.pptx
植物群落调查及分析
一、目的
1、认识实习地区的主要植被类型及其组成、结构、分布规律、动态变化特征;
2、掌握植物地理野外调查的基本方法;
3、培养野外独立工作的能力;
4、验证和巩固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
二、仪器和用具
1。测量仪器:
GPS、指南针,经纬仪,气压高度表,测绳,计步器。
2。调查测量设备:
照相机、钢卷尺,剪刀,标本夹,采集杖,各种表格,
记录本,标签。
3.文具用品:
彩笔、铅笔、橡皮、小刀、米尺、绘图薄、资料袋等。
4。采集工具:
铁铲、枝剪、土壤袋、标本夹、标本纸、放大镜等。
野外实习事先应做好的准备
生活用品——衣服(植物学实习必备长袖衣服、登山鞋/旅游鞋,遮阳帽等,同时要考虑山区温差变化大等情况)、雨具等。
必要药品(如防虫蚊的:花露水等)参考资料及专用器材
研究小专题
。科学问题:大小适宜,最好宏观一些,考虑可操作性
●研究的材料:植物或昆虫均可
●研究方法:针对性要强
三、调查内容和方法
(一)调查内容
1、环境条件调查:
(1)地理位置,
(2)地形条件。(3)土壤条件。(4)人类影响。(5)气候条件。
2、组成特征调查:
(1)种类组成。记录一份完整的种类名单。在设定的样地内调查,记录,完成。为防遗漏,还应在样地周围反复踏查。调查种类组成时,应采集标本,用于以后定名和订正。
(2)数量特征。包括多度、密度、盖度(投影
盖度、基部盖度)、频度、高度等。
3、外貌调查:
群落外貌集中体现在生活型的组成上。调查时需确定每种植物的生活类别,统计每一类生活型中的植物种类数目,按下列公式求出百分率:
某一生活型的百分率=群落中某一生活型植物的
种数/群落中全部植物种数*100%
将统计结果列成表,制作该群落的生活型谱。
4、植物群落特征分析
乔木层的优势主要利用重要值来判定:
重要值=相对密度+相对盖度+相对频度
重要值最大的植物种类为乔木层的优势种,因而也是本群落的建群种。
草本植物和灌木的优势种主要利用总优势度来
确定:
利用相对盖度(RC%)、相对高度
(RH%)、相对密度(RD%)、相对频度
(RF%)等作为基本参数,区分各个种的重要
5.个体数任意,盖度大于75%;
4.个体数任意,盖度50~75%;
3.个体数任意,盖度25~75%;
2.个体数很多,或个体不多而盖度5~25%;
1.个体数虽多而盖度小于5%,或个体数少而盖度5%;+.个体数少,盖度也非常小;
R.个体数极少,盖度极小。
若调查数目过少无法计算重要值和总优势度,可用目
测多度和盖度结合起来的方法,把植物优势程度分成以下等级:
考察植物群落有各种方法,如样地法、
样线法、距离抽样法、点样法等。
其中样地法是基础方法,用样地法进行调查的方法步骤说明如下:
(二)调查方法
1、样地的设置
样地不是群落的全部面积,它仅是代表群落的基本持征的一定地段。对植物群落考察应在确定的样地内进行,通过详细调查,以此来估计推断整个群落的情况。
2、样地选择的方法:
选择样地应遵循下列原则:
(1)种的分布要有均匀性。
(2)结构完整,层次分明。
(3)环境条件(尤指土壤和地形)一致。
(4)群落的中心部位,避免过渡地段。
3、样地的形状:
大多采用方形,又称样方;除此还有样条,样线,弱圆等。可根据不同研究内容具体选择。
小型样方用于调查草本群落或林下草本植物层,大型样方用于调查森林群落或荒漠中的群落。为防止出现闭合差,在森林调查中,样方常沿着预定的测线方向呈菱形设置。其方法是由中心点定出距离为样方对角线长度的两个点,然后从这两点分别拉直长度恰为样方边长的测绳,使其在每一侧都恰好交接,就是样方的边界。
4、样地面积
下列样地面积的经验值可供考察时参考使用:
草本群落1~10m2,
灌丛
单纯针叶林
复层针叶林、夏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热带雨林
16~100m2,
100m2,
400~500m2,
1000m²,
2500m2
5、样地数目
样地数目多少取决于群落结构复杂程度。根据统计检验理论,多于30个样地的数值,才比较可靠。为了节省人力与时间,考察时每类群落根据实际情况可选择3~5个样地;所有样地应依照顺序进行编号,以免混乱。
6、样地布局:一般可选用主观取样法,即选择被认为有代表性的地块作为调查样地。
植物群落调查基本表
调查表1群落描述表
日期:年月日
样方号:自至样地面积
调查地点: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