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_自得_与人生境界的审美超越_王阳明的人生境界论.pdf

发布:2017-08-18约2.85万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文  史  哲 J OU RNAL OF L I TERA TU R E ,HISTOR Y AND PHIL OSOPH Y ( ) ( ) 2005 年第 1 期 总第 286 期 No 1 ,2005 Serial No 286 “自得”与人生境界的审美超越 ———王阳明的人生境界论 潘 立 勇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浙江 杭州 3 10028)   摘  要 :在阳明心学 ,境界即本心良知在现实人生中的呈现 。良知在不同的境域 、不同的层次中呈现为不 同的境界 ,即诚境 、仁境 、乐境 ,诚为意义世界的实诚存在 ,体现为真的境界 ;仁为道德世界的是非明觉 ,体现为 善的境界 ;乐为审美世界的超越 自得 ,体现为美的境界 。三者亦即“有我之境”、“无我之境”、“超越之境”。诚 境为基础 ,仁境为核心 ,乐境是理想 ,意义境界 、道德境界的最高体验是无人而不自得的乐境 ,其向审美境界的 转化就在于本心良知的超越 自得体验 。 关键词 :王阳明;美学 ;人格境界 ;诚境 ;仁境 ;乐境 ( ) 中图分类号 :B83 - 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 11 - 472 1 2005 0 1 - 0079 - 06   阳明心学不是实体论哲学 ,而是境界形态的哲 我 ,使自己融入一体之仁 ; “乐境”可以说是对“有我 学 。阳明心学美学也不是实体论美学 ,而是境界论 之境”与“无我之境”差别的化解 ,进入有无不即不 美学 。境界必然与人的心灵相关 ,是精神状态或心 离 、物我不滞不碍的更为自由自得的超越之境 。 灵的存在方式 ,是心灵“存在”经过 自我提升所达到 [ 1 ] ( P455 - 457) 一 、实诚 :真理世界的诚境 的一种境地和界域 。 在阳明心学 ,境界即 本心良知在现实人生中的呈现 。良知在不同的境 就字义讲 , “诚 ”是真实无伪 、真实无妄 的意 域 、不同的层次中呈现为不同的境界 ,就其主要 ,可 思 。孟子正式提 出“诚 ”的哲学 : “诚者 , 天之道 归结为三种境界 ,即诚境 、仁境 、乐境 ,诚为意义世界 [2 ] (《孟子卷》之七) 也 ; 思诚者 ,人之道也 。” “思诚 ”也即 的实诚存在 ,体现为真的境界 ;仁为道德世界的是非 “反身而诚 ”,通过 自我反思 、体认 ,达到与天道合 明觉 ,体现为善的境界 ; 乐为审美世界的超越 自得 , 一 。宋明理学家都重视“诚 ”的范畴 , 王阳明上接 体现为美的境界 。这三种境界并不是并列的组合 , 孟子 ,从心本论出发 ,把诚的主体性 、自主性发展 而是有机有序 、三位一体的融合 。诚境为基础 ,意义 到极至 ,从而使其天人合一说具有直接而又绝对 世界 、道德世界 、审美世界无非是个实诚的境域 , 以 [3 ] ( P481) 的特点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