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产权籍调查流程.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外业目的
提交符合质量要求的电子图(包括幢基线图和宗地图),界址签章表和“办理不动产测绘报告需提供材料”里规定的复印件.
注意事项:
1、每幢楼均需要标注楼号、楼层数、楼层结构;
2、计算占地面积的幢基线需要用白线围起来(方便内业入库),
3、与宗地相邻的道路均要测其中线(防止小区宗地占压道路红线),并在土地证复印件上标注现路名和四至状况。
基本概念
1、地籍
记载土地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价值、利用等基本状况的图簿册及数据。
2、地籍调查
针对每宗地的权属、界址、位置、面积、用途等进行的土地调查。
3、界址线
宗地的边界线。
4、界址点
土地权属界址线的转折点。
5、宗地
土地权属界址线封闭的地块或空间。
6、宗地图
描述一宗地位置、界址点线和与相邻宗地关系等要素的地籍图,是土地证书和宗地档案的附图。
7、占地面积
特指房屋地表底层外围水平投影面积,包括地表底层的阳台、柱廊、门廊、室外楼梯等水平投影面积。通俗的说,楼房的占地面积指地表底层的建筑面积(包括计算全面积和半面积的所有建筑面积)。
8、分摊土地面积
(1)小区:
分摊土地面积=(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占地面积。
(2)自建房:
分摊土地面积=(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宗地面积。
控制测量
控制网分为首级控制网和图根控制网,各等级控制网的布设应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分级布网”的原则。
平面控制网的基本精度应符合下面规定:
四等网或E级网中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不得超过1/45000。
四等网或E级以下网最弱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5cm。
1、首级控制网:
首级控制网可直接采用当地已有的国家二、三、四等三角点和国家B、C、D、E级GPS点作为首级平面控制网点,但应检查其精度。
2、图根控制网:
利用首级控制点求取参数后,可采用RTK控制点测量方法布设图根点。保证每一个图根点至少与两个相邻图根点通视(一个用来定向,一个用来检查)。
为保证RTK测量精度,应进行有效检核。检核方法有两种:
每个图根点均应有两次独立的观测结果,两次测量结果的平面坐标较差不得大于±3cm、高程的较差不得大于±5cm,在限差内取平均值作为图根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
在测量界址点和测绘幢基线时采用全站仪对相邻RTK图根点进行边长检查,其检测边长的水平距离的相对误差不得大于1/3 000。
当RTK信号不好时,需采用图根导线测量方法时,导线网宜布设成附合单导线、闭合单导线或结点导线网,其主要技术参数见下表。
图根导线测量技术指标
等级
附合导线长度(km)
平均边长(m)
测回数
测回差
(″)
方位角闭合差(″)
坐标闭合差
(m)
导线全长相
对闭合差
DJ2
DJ6
一级
1.2
120
1
2
18
±24
0.22
1/5 000
二级
0.7
70
1
±40
0.22
1/3 000
具体流程为:找已有控制点 求七参数 RTK做图根控制点 全站仪附合导线引点 测量
宗地界址点测量
界址点主要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测量,观测时应做测站检查,检查点可以是定向点、邻近控制点和已测设的界址点。界址点精度要求见下表。
级别
界址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误差,相邻界址点间距误差 (cm)
中误差
允许误差
一
±5.0
±10.0
二
±7.5
±15.0
三
±10.0
±20.0
土地使用权明显界址点精度不低于一级,隐蔽界址点精度不低于二级。
土地所有权界址点可选择一、二、三级精度。
已用的宗地界址点测量方法主要有三种:
(1)当该宗地有80坐标或可转换为80坐标的其他坐标时,则直接利用该80坐标生成宗地图。
(2)当该宗地没有80坐标但业主和四邻可以明确指界的,则利用开发商和四邻的指界结果生成宗地图。
(3)当没有该宗地80坐标并且开发商不能明确指界的,则测量与小区相邻的道路中线,根据道路红线和土地证的边长形状推出宗地范围,但开发商需要签订“确认不动产登记权籍调查结果承诺书”。
注:以上几种方法均需在“不动产测量报告”中注明
幢基线测量
幢基线使用全站仪的极坐标法观测得到。测量内容主要包括房屋的幢基线(用于确定房屋的位置和计算房屋的占地面积)、房屋的外部轮廓(如带有裙楼的主楼的外部轮廓)。幢基线测量精度要求参考宗地界址点测量精度要求。
1、测量方法
测量房屋以勒脚以上墙角为准;房屋附属设施测量:柱廊以柱外围为准、门廊以柱或围护物外围为准,独立柱的门廊以顶盖投影为准、挑廊以外轮廓投影为准、室外楼梯以外围水平投影为准。
2、需要测量内容
落地阳台;与房屋相连的永久性的室外楼梯;房屋间永久性的架空通廊;有柱或有围护结构的门廊、门斗;玻璃幕墙等作为房屋外墙的;依坡地建筑的房屋,利用吊脚做架空层,有围护结构的,其高度在 2.20m 以上的部位;与房屋相连有上盖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