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互联网金融冲击下银行业务未来发展探析.doc

发布:2017-06-05约3.15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互联网金融冲击下的银行业务未来发展的探讨    【摘要】随着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金融业与互联网相互交融,极大地发挥了互联网本身的便利性,也拓宽金融业的传统业务。互联网在金融领域中的运用,对银行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银行业应该利用互联网的扩张,顺势而为,引入“互联网+”的模式,彻底变革经营方式,从而突破瓶颈,在更高的平台上谋求发展 【关键词】银行业务 互联网支付 互联网融资 互联网理财 探讨 互联网的方便快捷,经济省时给金融领域的发展带了质的飞跃,其普及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使互联网金融得到快速的发展。银行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本银行业务,扩大原有的资产规模。现今,互联网金融的运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包括支付结算,融资和投资理财,这也是银行业在互联网金融的大背景下表现较为明显的三个方面。这在给银行业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危机与挑战 一、互联网金融给商业银行业务带来的优势 (一)互联网金融促进商业银行支付业务的发展 互联网支付主要表现为网银、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的形式,互联网与传统支付的有机结合,给银行创造了机遇,银行也因此建立了网络银行。网络银行作为最早被接受的互联网支付,在信用方面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现阶段,各种在线支付方式已经成为人们日常消费的主要支付方式,大部分原本可以用传统的现金支付的消费结算已经逐渐被新兴的互联网支付方式取代 (二)互联网金融促进商业银行融资业务的发展 银行信贷业务是商银银行最重要的业务,也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利润收入。新型的互联网融资颠覆了传统的银行贷款模式,以全新的面孔迎接金融领域的新挑战。银行利用互联网也开启了新型的互联网融资方式。比如中国工商银行推出的融e购,此电子商务平台集消费和采购、销售和推广平台、支付融资于一体,做到用户流、信息流、资金流“三流合一”。中国工商银行将利用融e购实现全新的转型 (三)互联网金融促进商业银行投资理财业务的发展 商业银行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性与信息的系统性,使其对投资理财客户的锁定不仅仅只是在高收入群体,还同时锁定在中低收入群体。自降门槛,有利于银行更广泛地吸纳客户的资金。同时,互联网的发展有利于商业银行开创新型的互联网投资理财产品,完善金融服务体系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业务带来的劣势 (一)互联网支付对商业银行支付业务的影响 第三方支付业务迅速蓬勃发展,在市场上占有较大的份额。第三方支付虽然是一种新型的互联网支付手段,但它又是一种信用中介,不仅具备网银所具备的资金传递功能,而且能对交易双方进行约束和监督。第三方支付的大规模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银行的业务起到了一定的威胁。一方面,第三方支付使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受到一定的影响。第三方支付为了取得竞争的优势,以收取低额手续费甚至免费的手段,和其特有的担保功能获得消费者的青睐。人们更多地选择第三方支付,使网银客户出现了分流。另一方面,第三方支付使商业银行的存款积累减少,从而影响银行业贷款业务的发展,对银行的资产业务的开展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 (二)互联网融资对商业银行融资业务的影响 互联网融资主要以P2P借款、电商小额贷款、众筹融资等形式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互联网融资的资产规模较小,其主要针对的是小微企业贷款和个人贷款方面。随着互联网在融资方面的发展,互联网融资的触角将会伸向更广阔的领域,并寻求突破跨区域放贷的限制,与传统的商业银行进行激烈的竞争。2015年7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有着“互联网金融基本法”之称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它的发布,提到了推动符合条件的相关从业机构介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这将对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也就意味着互联网金融机构可以利用征信机构扩大规模,有利于其贷款业务的发展,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一定的挑战,长期发展,会使银行的贷款业务减少,商业银行的支柱业务水平的下滑,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三)互联网理财对商业银行投资理财业务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互联网投资理财产品广为人知,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客户接受与采纳,使商业银行形成了面临提高筹资成本,加大投资的局面。据东方财富网知,于2013年6月推出的余额宝,其净资产从2013的2.01亿元迅速发展到现在的7626.07亿元,截至2016年3月末,该基金规模已经超过了6000亿元,发展迅猛。从整体上看,余额宝货币基金规模还在持续扩大。该货币基金主要用于投资国债、银行存款等安全性高、收益稳定的有价证券。互联网投资理财的发展,大部分客户的理财资金逐渐地流向于互联网,这不仅使商业银行加大了的筹资成本,也相应减少了银行理财的业务量,使得商业银行的投资理财业务面临挑战 三、利用“互联网+”找准银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突破口 (一)利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