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424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范 海蜇.pdf
ICS65.150
B50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424—2020
代替DB37/T424—2004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范海蜇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thestockenhancementofhydrobios—Jellyfish
2020-07-09发布2020-08-09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7/T424—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37/T424—2004《海蜇放流增殖技术规范》,与DB37/T424—200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按SC/T9401—2010的框架结构对本标准的整体结构做了优化和调整;
——删除了大部分术语和定义(见3.1,2004年版第3章),回捕相关内容(2004年版,第14章);
——增加了本底调查相关内容(见第5章);
——修改了苗种检验(见第7章,2004年版第8章),装苗密度(见8.2,2004年版11.2);
——增加了放流操作的相关要求(见第9章,第10章和第11章)。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标准由山东省渔业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鲁TC0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管理中心、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涂忠、董天威、卢晓、于本淑、王绍军、李伟亚、孙作登、王云中、王四杰、
信敬福、王熙杰、刘丽娟。
本标准于2004年12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
DB37/T424—2020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范海蜇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海蜇(Rhopilemaesculenta)增殖放流的水域条件、本底调查、苗种质量、检验、
放流时间、包装、计数、运输、投放、放流资源保护与监测、效果评价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海域范围内海蜇增殖放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SC/T9401—2010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程
DB37/T2902—2016海蜇养殖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SC/T9401—2010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方便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SC/T9401—2010
中的一些术语和定义。
3.1
伞径umbrelladiameter
海蜇自然伸展时伞部的最大直径。
[SC/T9401—2010,定义3.9]
4水域条件
符合SC/T9401—2010第4章的规定,且满足下述条件:
——潮流畅通、风浪较小的内湾或浅海海域,距低潮线大于5km;
——附近有淡水径流入海,非定置网作业区,非筏养区;
——水深大于5m,盐度10~35。
5本底调查
按SC/T9401—2010第5章的规定进行。
6苗种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