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第6章 小区域控制测量.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6.1 控制测量概述 一、基本概念 1、控制点:在测区内起控制作用的点。 2、控制网:由控制点组成,按一定规范连接而成的网状图形 3、控制网的种类: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 4、控制测量的原则:从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分级 布网、逐级控制。 6.1.1平面控制测量简介 平面控制测量 6.1.1平面控制测量简介 6.1.2 高程控制测量 定义:测定控制点高程所进行的测量工作 高程控制测量的种类 1、国家高程控制网 国家高程控制网是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建立的,所以又称国家水准网。国家水准网的布设也是采用从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分级布设逐级控制的原则。国家水准网分为一、二、三、四,4个等级。 6.1.2 高程控制测量 2、图根高程控制测量 图根高程控制测量就是测定图根点平面位置的工作。可采用水准高程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进行 6.1.2 高程控制测量 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 每公里高差中数中误差/ 附合导线 长度/ 测段往、返测高差 不符值/ 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 8 图 根 15 ≤±10 四 等 45 ≤±6 三 等 400 ≤±2 二 等 山区 平原丘陵 等 级 6.2 导线测量 导线测量的定义 1、在测区内将相邻控制点布设成连续的折线,称为导线。 2、构成导线的控制点,称为导线点。 3、导线测量就是依次测定各导线边的边长和各转折角, 根据起算数据,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从而求出各导线 点的坐标。 导线网主要用于带状地区、隐蔽地区、城建区、地下工程、公路、铁路等控制测量。 6.2.1导线的布置形式 导线的布设形式:闭合导线、附合导线、支导线。 A B 1 D C 2 3 附合导线 A B 1 2 3 4 5 闭合导线 B A 1 2 支导线 6.2.2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1) 选点:搜集测量资料、图上选点→现场踏勘→实地确定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踏勘选点、建立标志、测角、量边、连接测量。 1、踏勘选点、建立标志 2)选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导线点应选在土质坚实地地方,便于保存点位,安置仪器。 (2)导线点应选在视野开阔处,便于控制和施测周围的地物和 地貌。 (3)相邻导线点之间应互相通视,便于量距,边长大致相等且 不超过规范要求。 (4)导线点在测区内要均匀分布且数量要足够,以便控制整个 测区。 3)建立标志 6.2.2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导线点选定后,应在点位上埋设标志。导线点的标志有临时性标志和永久性标志两种。 永久性标志 临时性标志 点之记 6.2.2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2.角度测量 测角即用测定导线两相邻边构成的转折角。 D 4 2 3 1 C A 右角 D 4 2 3 1 C A 左角 B B 6.2.2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3、距离测量 用的钢尺或电磁波测距仪测量导线边长(水平距离)。 图根电磁测距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 附合导线长度 平均边长 比例尺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1:500 900 80 1/4000 1:1000 1800 150 1:2000 3000 250 6.2.2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4、连接测量 N B A 3 2 1 5 4 导线与已知控制点之间往往需要测定连接边、连接角。导线连接角的测量称为导线定向。 6.3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导线内业计算的目的是获得各导线点的坐标,同时可以鉴定外业测量成果的精度。 O y x A B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步骤 1 1、对外业测量角度进行精度评价,平差 2、计算方位角 3、计算坐标增量 4、对外业测量边长进行精度评价 5、对距离误差修正 6、计算待定点坐标值 6.3.1闭合导线的计算 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由图形条件可知n边形闭合导线内角和的理论值应为: 观测角不可避免的存在误差,那么观测角与理论值的不符值即为角度闭合差 为了坐标计算的正确性,需对测角精度进行评定 若 ,即角度闭合差是容许的,角度测量合格 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将 以反号平均分配到每个观测角中。每个角的改 正值用 表示,则 检核: 若平均分配仍留有余数时,可将余数凑整分在短边的夹角上, 计算改正后的角值。 检核:改正后的角度总和应等于理论值。 计算出的 αAB ,应根据ΔX 、 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