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加油站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废气和废水)监测报告.docx
研究报告
PAGE
1-
东城加油站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废气和废水)监测报告
一、项目概况
1.1.项目基本信息
(1)东城加油站项目位于我国某省某市,占地约1000平方米,项目总投资为人民币2000万元。该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加油站主体建筑、加油机设备、油罐区、卸油设施、污水处理设施等。项目于2020年6月正式开工建设,2021年5月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并于同年6月投入试运营。项目建成后,预计年营业额可达人民币1500万元,创造就业岗位30个。
(2)在项目规划阶段,我们充分考虑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项目的选址、设计、施工和运营环节进行了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本项目在正常运营情况下,废气、废水和噪声等污染物的排放均符合国家相关排放标准。项目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施,如油气回收系统、污水处理设备、噪声治理设施等,以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环保法规,确保了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在施工期间,对施工现场进行了围挡,采取了有效措施控制扬尘、噪声等污染。在运营阶段,我们建立了完善的环保管理制度,定期对污染物排放进行监测,确保各项排放指标稳定达标。同时,我们积极开展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和周边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为构建和谐生态环境贡献力量。
2.2.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批复情况
(1)东城加油站项目在正式开工建设前,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委托有资质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机构通过现场调查、资料收集、环境影响预测等方法,编制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报告对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评估,并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建议。
(2)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经专家评审,评审委员会认为报告内容完整、评价方法合理、结论可靠,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政策要求。在此基础上,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进行了审批,并下发了《环境影响评价批复文件》。批复文件明确要求项目建设单位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批复文件中的各项环境保护要求,确保项目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3)在环境影响评价批复的基础上,项目建设单位进一步完善了环境保护措施,并与相关部门进行了沟通协调,确保项目建设过程中各项环保措施得以有效实施。同时,建设单位还将继续关注项目运营过程中的环保效果,定期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项目对环境的保护工作持续稳定进行。
3.3.项目建设过程及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
(1)项目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批复文件的要求,对施工方案进行了优化调整。在施工阶段,我们采取了以下环境保护措施:对施工现场进行围挡,控制扬尘;设置临时污水处理设施,确保施工废水达标排放;选用低噪声施工设备,降低施工噪声污染。
(2)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我们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即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在主体工程完工后,我们立即启动了环保设施的调试和验收工作,确保环保设施能够正常投入使用。此外,我们还对施工人员进行了环保培训,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操作技能。
(3)项目运营阶段,我们建立了完善的环保管理制度,包括定期监测、设备维护、应急预案等。对废气、废水和噪声等污染物排放进行实时监测,确保各项排放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同时,我们定期对环保设施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在遇到突发环境事件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二、验收监测方案
1.1.监测依据及标准
(1)本项目废气、废水监测依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以及《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0-2007)等相关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这些标准为监测提供了明确的污染物排放限值和监测方法。
(2)废气监测主要针对汽油、柴油等燃油燃烧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氮氧化物(NOx)等污染物。监测方法包括但不限于采样、分析、计算等步骤,具体采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规定的相应监测方法。
(3)废水监测主要针对加油站生产、生活及设备冲洗等产生的废水。监测指标包括但不限于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悬浮物(SS)等。监测方法遵循《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及相关行业标准,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2.监测点位及监测方法
(1)废气监测点位设置在加油站油罐区、加油机排放口、卸油区等关键位置。具体点位包括油罐区边界上风向、下风向各设置一个监测点,加油机排放口处设置一个监测点,卸油区设置一个监测点。监测方法采用便携式烟气分析仪进行现场实时监测,并同步记录监测数据。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