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基础讲义.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4、零序电流保护 四、常见继电保护介绍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特点 ? 母线上出现较高的零序电压; ? 消弧线圈的感性电流与电网容性电流相抵消,使得接地点电 流减小,故障线路与非故障线路零序电流的差别不大; ? 感性电流与电容电流的补偿作用随运行方式变化,非故障线 路与故障线路的零序功率方向区别也难以判断。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接地选线 ? 谐波电流方向保护原理、首半波原理、零序电流有功分量方 向保护原理;多种原理判据综合判断。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的零序电流保护 5、距离保护 四、常见继电保护介绍 距离保护概念 距离保护反映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的距离而动作,由于它同时反映故障后电流的升高和电压的降低而动作,因此其性能比电流保护更加完善,它基本上不受系统运行方式变化的影响。 5、距离保护 四、常见继电保护介绍 距离保护时限特性 5、距离保护 四、常见继电保护介绍 距离保护主要组成元件 ?启动元件:过电流元件、阻抗元件、负序或零序电 流元件等; ?阻抗元件:四边形阻抗元件、比相式阻抗元件、工 频变化量阻抗元件、低压阻抗元件等; ?振荡闭锁元件:系统振荡时闭锁距离保护; ?电压闭锁元件:二次电压回路断线及失压闭锁; ?时间元件:确定动作时间。 5、距离保护 四、常见继电保护介绍 阻抗元件概念 计算接入电压Uk和电流IK的比值ZK。我们把ZK称为测量阻抗,设整定阻抗为Zset,当ZKZset时保护不动作,反之保护动作。 接线方式 继电器KA 继电器KB 继电器KC UK IK UK IK UK IK 0°方式 UAB IA-IB UBC IB-IC UCA IC-IA 零序补偿方式 UA IA+K×3I0 UB IB+K×3I0 UC IC+K×3I0 表中K=(Z0-Z1)/3Z1 5、距离保护 四、常见继电保护介绍 方向阻抗元件 通用动作方程 式中:工作电压Uop=UK-IK×Zset,极化电压UP=-U1 对接地距离继电器,工作电压为: 对相间距离继电器,工作电压为: 5、距离保护 四、常见继电保护介绍 方向阻抗元件动作特性 方向阻抗元件 5、距离保护 四、常见继电保护介绍 方向阻抗特性圆 方向阻抗元件 5、距离保护 四、常见继电保护介绍 距离保护缺点 ?不能实现全线速动; ?保护本身元件多,降低了可靠性; ?受过渡电阻、系统振荡等的影响大。 6、纵联保护 四、常见继电保护介绍 纵联保护概念 纵联保护是指通过某种通讯通道将输电线两端的保护装置纵向连接起来,将各端的电气量传送到对端,然后对两端的电气量进行比较,以判断故障在本线路范围内还是在线路范围外,从而决定是否切除被保护线路,实现全线路故障时的瞬时切除。理论上,纵联保护具有绝对的选择性,在整定计算上不需要与其他保护配合。 6、纵联保护 四、常见继电保护介绍 纵联保护分类 载波纵联保护 纵联差动保护 ?高频闭锁方向保护,包括高频闭锁功率方向保护、高频闭锁 距离保护、高频闭锁零序保护、电压相位比较式保护等; ?电流相位差动保护。 ?电缆直接连接方式,如发电机、变压器及变电站母线差动; ?采用光纤线路将电气量传送至对侧,例如光纤电流差动保护。 6、纵联保护 四、常见继电保护介绍 电流差动原理 IR=IM2+IN2 6、纵联保护 四、常见继电保护介绍 电流差动动作特性 在第一区域中: │IM+IN│Id0时动作; 在第二区域中: │IM+IN│K1│IM-IN│时动作; 在第三区域中: │IM+IN│K2│IM-IN│时动作。 1、线路保护配置 五、常规继电保护配置 中、低压(110kV及以下)线路保护 ? 三段式电流保护、方向过流保护、低压闭锁过流保护,低周减载; ? 零序过流(直接接地系统)、零序过压(非直接直接系统)。 高压线路保护 ? 高频保护、光纤电流差动保护; ? 距离保护、零序方向过流保护、非全相运行保护。 2、变压器保护配置 五、常规继电保护配置 中、低压(110kV及以下)变压器保护 主保护 ? 纵联差动保护,包括差动速断和比率差动保护; ? 本体保护,包括本体重瓦斯、有载调压重瓦斯和压力释放。 后备主保护 ? 复合电压闭锁方向过流保护、TV断线告警; ? 过负荷保护,包括过负荷告警、启动风冷、闭锁有载调压; ? 冷空失电、主变超温告警; ? 零序过流保护、间隙零序过流保护。 2、变压器保护配置 五、常规继电保护配置 高压(110kV及以下)变压器保护 主保护 ? 比率差动保护采用至少两种原理来克服励磁涌流误动; ? 工频变化量比率差动保护、零序差动保护; ? 分相差动保护、分侧差动保护。 后备主保护 ? 阻抗保护、零序方向过流保护; ? 断路器失灵保护、反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