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管桩施工专项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瓯海区塘西村二产返回用地二期厂房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温州瓯合建设有限公司
目 录
工程概况
编制依据
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项目管理机构及施工人员配备
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一览表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安全生产
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
第一章工程概况
1、简介:
工程名称:瓯海区塘西村二产返回用地二期厂房
建设地点:梧田街道塘西村
建设单位:瓯海区梧田街道塘西村委会
施工单位:温州瓯合建设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浙江同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温州恒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温州市勘察测绘研究院
2、设计要求:
本工程采用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桩的型号为:9#楼PC-550A(100)桩长51.0M,数量63根,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900KN;10#楼PC-550A(100)桩长51.0M,数量49根,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900KN;11#楼PC-550A(110)桩长51.0M,数量44根,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1100KN;12#楼PC-550A(100)桩长51.0M,数量97根,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900KN.
3、地质情况:
1、地貌特征:拟建场地行政隶属温州市瓯海区。地貌单元属温州海滨淤积平原,地形平坦,地貌单一,地面高程约4.48~①1素填土:
杂色;由碎石、块石为主,混少量粘性土、砂性土等混杂组成;局部见有粒径大于0.5M的大块石,结构松散,稍湿~湿,高压缩性;层厚0.80~3.00M,各孔均有分布。
①2粘土:
灰黄、灰褐色,含少量铁锰质氧化物、植物根劲等;土性呈可~软塑,中~高压塑性,层厚0.40~1.40M,层底埋深2.00~2.70M,局部缺失。
②1淤泥:
青灰色,含少量粉细砂、腐植物碎屑、贝壳残片;具水平微层理构造;土性呈流塑,高压缩性,高灵敏度,层厚12.20~13.70M,层底埋深15.10~15.40M,各孔均有分布。
②2淤泥:
颜色、包含物、土性同上层,强度比上层较好,与上层无明显界线;层厚12.00~15.00M,层底埋深27.20~30.30M,各孔均有分布。
③1淤泥质粘土:
灰色,含少量腐植物,夹薄层粉砂;具鳞片状构造;土性流塑,高压缩性。高灵敏度,层厚7.10~16.80M,层底埋深34.70~45.70M;孔均有分布。
④1粘土:
灰黄、灰褐色,含少量腐植物、铁锰质氧化物,夹少量薄层粉细砂;标准贯入实验实测N值为12.0~14.0击/30CM,平均击数为12.8击/30CM;土性呈可塑,中压缩性;层厚0.60~5.30M,层底埋深37.90~48.60M,各孔均有分布。
④2粉质粘土:
灰、青灰色,含少量腐植物,含微量粉细砂;标准贯入实验实测N值为6.5~13.0击/30CM,平均击数为9.0击/30CM;土性呈软~可塑,中~高压缩性;层厚6.60~17.10M,层底埋深54.40~56.60M,各孔均有分布。
④3粉质粘土夹砾砂:
浅灰、灰绿色;土层为粉质粘土不均匀夹粉细砂、中粗砂,砾砂、圆砾等组成;局部砾砂或圆砾富集,土工试验具粘质粉土,砾砂特性;标准贯入实验实测N值为18.0~30.0击/30CM,平均击数为23.3
击/30CM;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实测击数6.0~16.0击/10CM,平均击数为9.5击/10CM;饱和,稍密,中压缩性;层厚0.70~3.70M,层底埋深56.20~58.40M,各孔均有分布。
⑤2粘土:
灰绿、灰色,含少量腐植物、铁锰质氧化物,夹少量薄层粉细砂;标准贯入实验实测N值为8.5~16.0击/30CM,平均击数为11.0击/30CM;土性呈软~可塑,中~高压缩性;未钻穿,揭露厚度1.95~4.00M,控制深度60.00~61.90M,各孔均有分布。
第二章 编制依据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依据下述规范、文件编制:
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JGJ33-2001)
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5、《先张法预应力砼管桩》(2002浙G22)图集
6、本工程地质勘查报告及本工程桩位布置平面图
7、现场实地勘查及了解的相关情况
8、其他有关规范及规程
第三章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一)现场测量放线定位
1、坐标控制点、高程控制点及建筑物场内的轴线控制点,均设置在压桩施工影响区域之外;
2、根据提供的测量基准点用经纬仪放出各轴线,由专职测量员定出桩位,桩位施放误差不得大于20mm,桩位中心插上Ф12钢筋,以桩位中心为圆心,用白灰画出Ф400的圆圈;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