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差错及事故防范制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服务差错及事故防范防范制度
1、牢固树立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履行职责,规范操作严防服务差错及事故防范的发生。
2、所有工作人员上班时应在班在岗,值班里应坚守岗位,不得串岗。
3、药品必须在合法渠道统一购进。
4、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出具处方。
5、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不得推诿或顶撞病人。抢救病人时医务人员应严肃认真,不说、不做与抢救治疗无关的话与事,更不允许谈笑风生。
6、社区医生接待病人,解释病情要耐心、细致,与病人对话要讲究语言艺术,要将病情及预后交待清楚,不得大包大揽,对疑难、危重病例要及时转诊。
7、认真实行医疗纠纷登记、报告、处理制度。发生重大差错的事故的,要及时上报市卫生局。对发生的差错,纠纷组织讨论,总结经验教训。
上秦社区卫生服务站
2016.2.27
信息资料管理制度
社区卫生档案及信息对指导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规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运作起着重要作用,是开展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重要保证,是建设社区卫生信息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工作实际,特制定以下管理规定。 1社区卫生档案的内容:建立统一的社区卫生调查表、居民个人健康档案、家庭病床病历、残疾人及精神病人防治资料等社区卫生服务台账资料。 2社区卫生档案的内容必须登记详细、真实,项目齐全,编写清楚规范,随工作开展及时收集、整理,并按类型归档。 3社区卫生档案必须进行严格管理,确定专(兼)职卫生档案管理人员,专柜保存,对卫生档案的编写、收集、归档实行专人负责制。 4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卫生档案、文件的管理规定,对社区卫生档案进行管理和利用。在社区卫生档案的利用上,本着充分保护患者隐私的原则,严格档案的借入借出,对借出时间期限做出明确规定,责任者的签章手续必须齐全。 5对收集的社区卫生档案必须实行定期审查制度,要求收集齐全、完整,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一律退回责任人进行改正、补齐,问题严重者可令其重做,不符合要求者,不能验收归档。 6社区卫生档案资料必须真实地反映情况,具有永久和长期保存价值的资料必须完整、准确、系统,责任者的签章手续必须齐全。 7对社区卫生档案资料涂改、伪造、随意抽撤或损毁、丢失等,应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对因此触犯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造成损害患者权益的后果,由直接责任人承担。 8配有社区卫生服务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中心(站)要有专兼职专业人员作为系统的维护人员,负责日常维护工作,并有相关的管理制度。 9各系统工作站点,必须有明确的计算机操作规程、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使用人员必须熟知有关事项,切实掌握使用要领。 10根据上级要求及时、准确、规范上报有关信息
社区康复工作制度
1. 开展社区残疾人健康状况调查,掌握残疾人的基本状况和康复需求,并建立社区残疾人基本数据档案,实施动态管理。
2. 对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建立康复档案,进行功能评估,制定康复计划,实施康复治疗和功能训练。
3. 积极开展家庭康复训练指导工作,对残疾人及亲友开展康复知识培训和指导。
4. 对于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无法满足的康复需求,向设有康复科的上级综合医院或康复服务机构进行转诊。
5. 利用各种方式宣传康复和残疾预防知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康复服务。
全科门诊工作制度
1. 全科诊室的工作应由具有执业医师资质的全科医师或持有全科岗位培训合格证书的医师担任。
2.全科医师应对病人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整体的检查和评估,并将结果准确记载于健康档案。两次不能确诊的病人应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对需要转诊的病人,认真填写转诊单,协助转诊至上级医院。
3. 全科医师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指导和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并记入健康档案。
4. 全科医师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人应进行规范管理。
5. 认真填写门诊日志及相应信息,按时上报。
6. 发现传染病病人,及时做好诊治、疫情报告、消毒、隔离及转运。
7. 全科诊室应有相对独立的单人诊区,私密性良好的诊疗环境,严格消毒,防止交叉感染,保持清洁整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