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指导性培养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服装设计与工程 专业指导性培养方案
部 门:
部门负责人:审 核:校 长:制订日期:20年8月
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诚信实干、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设计、服装样板与工艺技术、服装数字化技术应用、服装材料与功能服装开发等领域的高层次技术和产品研发人才;以及从事服装产业经济、服装市场营销、商检和贸易、品牌管理与运作等领域经营与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复合型专门人才。
基本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掌握专业所需的基础科学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及必要的专业知识,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业务素养。
3、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创新能力和较强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终身学习能力、获取及处理信息能力。
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与拓展,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重要健康和军事训练与拓展合格标准。
掌握服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正确方法,掌握服装款式、结构、工艺设计方法和成衣化生产工艺技术,具有较强的艺工结合特色具有独立完成服装设计构思、效果图、基础纸样和推板及确定加工工艺与成衣制作的基本能力,进行服装工业生产的工艺流程设计与指导的能力;
掌握主要服装材料的结构性能和特点,具有对服装材料的选择、鉴别和初步开发的能力;
?业务范围:
1、
2、二、专业方向
1、 2、
三、专业特色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一方面,服装设计与工程学科具有工学属性,属工学的轻工纺织类;另一方面又具有艺术特征,属艺术学的艺术设计领域。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是文理交叉、艺工结合的专业。
服装设计与工程,作为一门属于文理交叉、艺工结合的复合型专业,它的学科属性及专业特点决定了服装设计与工程教育是工程技术和艺术设计有机融合的完整统一体。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通过优化培养方案设计,要求学生掌握服装产品设计基本理论与方法,良好的服装工程技术知识和产品研发的组织管理能力,培养技能性强、适应性强、竞争性强的艺工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我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学科建设,坚持加强基础理论、突出学科交叉、重视新兴技术的专业特色,重视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满足纺织服装行业数字化和信息化技术发展的要求,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采用 “艺工结合、文理渗透”的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不断输送优秀的应用型与复合型服装工程技术人才。??
四、修业年限:3~6年
授予学位:、学分总体要求
规定毕业总学分:学分(含实践教学环节、综合素质学分)
其中通识课:学分,占%
通识选修课:学分,占 %
学科基础课:学分,占%
专业课:学分,占%
专业课:学分,占%
实践教学环节:学分,占%
综合素质学分:2学分,占%
六、主干学科、主要课程、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主干学科:科学与工程,艺术学
主要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物理服装设计服装机械服装材料学服装CA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服装工艺实验,,毕业设计(论文)
七、课程配置流程图、专业教育内容与课程体系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教育内容与课程体系 教育内容
(学分) 知识体系 知识领域 课程体系 必修课程单元 选修课程单元 必修课程名称 学分分配 选修课程名称 学分
分配 教
育() 人文社会
科学 政治、思想品德、法律基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政策 16.0 通识选修课 ≥5.0 军事 军事理论1.0 自然科学 数学 高等数学Ⅱ 物理 物理 5.0 外语 外语 大学英语 16.0 计算机信息技术 计算机基础 体育 体育 体育 4.0 就业 就业创业指导 就业创业指导 4.0
学
科
专
业
教
育() 学科基础 工程基础 工程制图基础,≥19.5 专业基础 服装结构基础服装服装材料学 专业核心 专业理论 ,女装结构设计,男装结构设计,服装设计Ⅰ,服装画技法Ⅱ,服装工业制板Ⅱ 专业技术 服装机械,服装CAD立体裁剪 11.0 专
业
方
向
模
块
(11.0) 专业服装外贸,,Ⅱ,服装市场营销, 市场调查与数据分析 11.0 二选一 服装工程 服装,, 11.0 实
践
教
育
平
台
(43.0) 基础教育
实践训练 基础教育综合领域 入学教育,军事训练,社会实践,生产劳动
(周) 专业教育
实践训练 专业教育综合领域 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含毕业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