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年三峡郦道元试题集及答案.docx

发布:2025-03-13约2.66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三峡郦道元试题集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郦道元是哪个朝代的文学家?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2.《三峡》这篇文章的作者是?

A.郦道元

B.杜甫

C.王之涣

D.白居易

3.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三峡》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观?

A.猿鸣三声泪沾裳

B.水清沙白鸟飞回

C.雾锁山头山锁雾

D.雨打芭蕉夜未央

4.《三峡》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境?

A.夜晚的宁静

B.日出的壮丽

C.晴天的明亮

D.雨天的朦胧

5.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三峡》中的修辞手法?

A.对比

B.拟人

C.排比

D.抒情

6.《三峡》一文中,郦道元通过哪些手法表现了三峡的壮丽景色?

A.描写、比喻、拟人

B.比喻、排比、夸张

C.描写、夸张、抒情

D.拟人、对比、排比

7.《三峡》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

A.描写三峡的自然风光

B.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C.借景抒情,表达对人生的感慨

D.借景抒情,表达对自然的敬畏

8.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三峡》中的历史人物?

A.诸葛亮

B.杜甫

C.李白

D.王之涣

9.《三峡》一文中,郦道元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表现三峡的壮丽景色?

A.拟人、夸张、排比

B.比喻、拟人、对仗

C.描写、比喻、对仗

D.对比、夸张、拟人

10.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三峡》中的自然现象?

A.暴雨

B.雾

C.雪花

D.霜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三峡》一文中,郦道元用“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来形容__________。

2.《三峡》一文中,郦道元用“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来形容__________。

3.《三峡》一文中,郦道元用“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来形容__________。

4.《三峡》一文中,郦道元用“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来形容__________。

5.《三峡》一文中,郦道元用“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来形容__________。

6.《三峡》一文中,郦道元用“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来形容__________。

7.《三峡》一文中,郦道元用“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来形容__________。

8.《三峡》一文中,郦道元用“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来形容__________。

9.《三峡》一文中,郦道元用“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来形容__________。

10.《三峡》一文中,郦道元用“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来形容_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三峡》一文中郦道元所描绘的三峡景色。

2.简述《三峡》一文中郦道元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3.简述《三峡》一文中郦道元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4.简述《三峡》一文中郦道元所表达的情感。

5.简述《三峡》一文中郦道元所表达的人生哲理。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阐述《三峡》一文中郦道元如何运用对比手法来突出三峡的壮丽景色。

2.分析《三峡》一文中郦道元对三峡自然景观的描写手法,并探讨其艺术效果。

五、应用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请结合《三峡》一文中郦道元的描写,创作一段描绘三峡秋景的短文。

2.请根据《三峡》一文中郦道元的观点,谈谈你对自然景观与人类生活关系的看法。

六、翻译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翻译《三峡》一文中“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这一句。

2.翻译《三峡》一文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一句。

试卷答案如下:

一、选择题

1.A(郦道元是隋朝的文学家)

2.A(《三峡》的作者是郦道元)

3.D(《三峡》中描述的自然景观不包括雨打芭蕉夜未央)

4.A(《三峡》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表达了夜晚的宁静)

5.D(《三峡》中的修辞手法不包括抒情)

6.B(《三峡》中郦道元通过比喻、排比、夸张手法表现了三峡的壮丽景色)

7.C(《三峡》的主题是借景抒情,表达对人生的感慨)

8.B(杜甫不属于《三峡》中的历史人物)

9.A(《三峡》中郦道元运用了拟人、夸张、排比修辞手法)

10.C(《三峡》中的自然现象不包括雪花)

二、填空题

1.夜晚的宁静

2.瀑布的壮观

3.水的清澈

4.景色的奇异

5.悬泉瀑布、怪柏的奇观

6.岩壁的高耸

7.夜晚的黑暗

8.瀑布的飞流

9.水的倒影

10.岩壁的遮挡

三、简答题

1.郦道元在《三峡》中通过描绘山水的奇丽景色,展现了三峡的壮美风光,如“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等。

2.郦道元在《三峡》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使文章语言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