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泰州房地产市场报告.ppt

发布:2017-01-03约6.64千字共3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泰州区位 区划人口 城市经济 城市经济 城市经济 城市规划 城市发展 城市小结 整体走势 板块划分 板块划分 板块划分 板块划分 板块划分 产品分析 户型面积 价格分析 去化分析 市场小结 项目概况 项目区位 周边环境 项目属性界定 项目SWOT分析 价值梳理 价值梳理 项目价格定位 客源梳理 项目客源 泰州简介 泰州市场 项目分析 项目结论 上海都市圈、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交界处 苏北正中、区位优越 泰州位于长三角中心城市之一,东西承接上海、南京两大经济圈,南北连接苏南、苏北两大经济板块。 上海 水 陆 空 水陆空 立体交通体系 泰州港,国家一类开放港口,年吞吐量2000万吨 京沪、宁通、宁靖盐、沿江高速;沪泰、新长、宁启铁路线 苏中机场(在建)、上海虹桥机场、上海浦东机场 随着沪泰铁路的建成,泰州将融入上海1.5小时都市圈 泰州,长三角城市,区位优越,受上海经济辐射 泰州全市约82.72万人; 其中泰州城区常住人口约37万人,加流动人口共约49万人; 泰州市辖两个市辖区:海陵、高港。 市区占地639.6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约82.72万人 31.14 335.14 高港区 49.31 300.46 海陵区 (含高新区) 人口 (万人) 面积 (平方公里) 区域 泰州市区人口仅30万,由于多点发展,人口聚集度弱 由于泰州的产业基本上都集中在南部,目前泰州人口逐步向南迁移。 虽然泰州市区的面积是整个江苏省各市面积中最小的,但是仍在全省GDP中排行第九。 泰州是一个快速崛起的新兴工贸城市。地级泰州市组建以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泰州工业经济基础雄厚,形成以机电、化工、纺织、食品、轻工、医药、建材等为支柱行业的工业主体。其中更是以春兰集团和扬子江药业集团尤为令人瞩目,整体带动了泰州的经济发展。 GDP总量增速较快,2010年GDP总量突破2002亿元; 经济发展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长趋势继续升高; 人均GDP持续增长,2010年人均GDP达42000元; 人均GDP增速平稳; GDP总量持续增加,人均GDP增速较快 27733 32089 34750 73955 50000 58969 38017 78431 41958 56319 76750 108320 100382 人均GDP(元) 8555 1309 宿迁 13 7446 1410 连云港 12 10072 1668 淮安 11 3843 2300 镇江 10 5797 2420 泰州 9 6634 2630 扬州 8 14562 2760 盐城 7 4385 3600 常州 6 11258 3600 徐州 5 8544 4100 南通 4 6597 6140 南京 3 4787 6900 无锡 2 8488 10500 苏州 1 总面积(KM2) GDP(亿元) 城市 GDP排行 2011年江苏省各市GDP排行 受城市规模影响,城市经济在江苏全省中处于中下流水平 经济基数小,经济水平在江苏各市中处中下流水平 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为辅的经济发展结构, 其中2010年第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为为55%和38%; 第三产业占比重持续扩大,第一、二产业所占比重逐年减少; 未来泰州将突出产业发展特色,全力打造医疗、机电、化工、船舶等四大特色产业基地。 泰州第二产业发达,电子电器、医药、机电、船舶、化工等为泰州第二产业的主体。 南拓 东进 西优 北控 海陵城区2008-2030规划原则:南拓、东进、西优、北控。 城市发展 方向 南拓 城市发展方向主要向 南,重点建设南部新 城。 东进 整合东部各类用地, 结合铁路客站发展成 完善的综合街区,并 与姜堰城区在空间、 交通、基础设施等方 面积极对接。 西优 优化整合西部用地, 结合铁路货站发展物 流用地,并控制化工 园区发展规模,远期 调整为生活性用地 北控 控制新通扬运河以北 的城市建设用地发展 ,保护北部里下河地 区水乡风光。 站前 新区 老城 片区 高校 园区 南部 新城 中国 医药城 结合海陵区未来发展规划,将来海陵将分为:老城片区、高教园片区、站前新区以及 南部新城四大居住区。另在南部打造中国医药城 城市具有良好的区位、交通及资源条件,但在长三角城市体系中一直未能很好的发挥其先天优势,构建其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城市 城市经济虽进入快速发展通道,但各核心指标绝对值依然偏低,落后于周边同类城市,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但退二进三的速度仍然不够理想; 经济 人口总量不高且增速放缓,城市化进程明显落后于工业化进程的矛盾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人口 在规划的促进下,城市将拉开全新的发展框架,预期将对城市发展产生有效的推动作用,但短期内效果不会非常显著,需要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