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涵水文作业概要.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综合桥梁水文设计
某二级公路跨越某平原次稳定河段,基本资料如下:
1.基本资料
1.1.水文资料
1) 桥位附近水文站历年最大流量及相应水位资料(见本题表1)。1887年,1974年和1975年的流量是由调查到的历史洪水位推求得到,其中,1974年、1975年亦在实测期内;
2) 汛期含沙量ρ=2.5kg/m3;
3) 河段基本顺直,桥位轴线与河道正交,属狭窄水面的河流,河槽内天然冲淤比较明显,主流在河槽内摆动,汛期多为6~7级风,平均风速为13.9m/s,沿浪程方向平均水深为12m,计算浪程为700m;
4) 河槽糙率1nc=41、1nt=30;
5) 河床比降i=0.14‰;
6) 容许冲刷系数p=1.1.
1.2.桥梁断面及地质资料
1)**江桥位断面测量资料(见本题表二);
2)桩号94K+805、95K+185为滩槽分界点;
3)河床土质状况
河床土壤为松软土壤(中砂);
表层:d1=0.35mm,h1=0.80m;
下层:d2=0.35mm,h2=0.80m。
中值粒径d50=25mm,平均粒径d=23mm
1.3.通航要求
二级三类航道,通航频率P=5%。
桥位T型梁,结构高度为1.2m,桥面铺装厚度为0.12m
1.4.设计计算要求
1)设计流量和设计水位的推求;
2)确定桥长及布孔(1:500);
3)确定桥面最低标高;
4)确定墩台基底标高;
5)设计计算说明书、Q~H关系曲线图、和桥孔布置图。
表1-1 年最大流量和相应水位表
年份
年最大流量Q
相应最高水位H(m)
1887
13000
39.4
1967
3450
34.38
1968
8300
37.25
1969
7900
37.13
1970
5800
35.6
1971
6300
36.18
1972
6650
36.6
1973
6700
36.65
1974
10100
37.9
1975
11400
38.55
1976
5600
35.54
1977
3800
34.67
1978
5920
35.7
1979
5900
35.68
1980
2700
33.75
1981
5700
35.56
1982
6000
36.1
1983
3300
34.1
1984
5500
35.5
1985
4500
35
1986
6050
36.2
表1-2 里程桩号及标高
桩号
河床标高(m)
94K+795
42.81
796
41.55
798
38.95
800
35.99
961
22.95
989
23.53
95K+026
24.8
49
25.31
119
25.5
166
28.6
185
31.28
235
34.65
285
35.96
301
45.11
2.推求设计流量
流量设计采用适线法,一般步骤如下:
(1) 将已知的随机变量系列,按大小排序递减依次排序,计算各项变量的经验频率,并在几率格纸上绘出经验频率点群,必要时也可以估绘出经验频率曲线。
(2) 应用矩法公式计算均值和变差系数,并假定=m*。在我国,一般取m=2~4,在绘有经验频率曲线点群(或曲线)的同一几率格纸上,绘出理论频率曲线。
(3) 观察理论频率曲线与经验频率曲线的符合程度,反复调整统计参数,直到两者符合的最好为止,即可确定统计参数、、的采用值及采用的理论频率曲线。
2.1.计算经验频率、均值、变差系数
将洪水流量按递减依次排序,算出其各项变量的经验频率,并用矩阵公式计算均值和变差系数。
表2-1 洪水资料
年份
年最大流量Q
经验频率P(%)(采用值)
1887
13000
1
1
1975
11400
2
0
1974
10100
3
0
1968
8300
140
1969
7900
190
1973
6700
230
1972
6650
280
1971
6300
330
1986
6050
38.0952381
0
1982
6000
420
1978
5920
470
1979
5900
520
1970
5800
570
1981
5700
61.9047619
0
1976
5600
660
1984
5500
71.42857143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