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公共卫生学复习资料.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兽医公共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生态平衡与人类健康环境污染与人类健康人兽共患病的监测与控制动物防疫检疫与动物食品的安全性动物医学实验为人类保健服务
兽医公共卫生学的作用有哪些?(发展前景)在维护生态平衡好保护人类生活环境不受污染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人畜共患病的监测与控制中起主力军作用.通过动物防疫和检疫保障动物性食品的安全性.通过动物医学实验促进人类保健事业的发展
我国面临的兽医公共卫生的问题有哪些?.原有人畜共患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新的病原体的出现和病原体的感染谱改变.动物源性食品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规模化的养殖场对周围环境的污染问题.自然灾害、突出事件等日益严重.多种病原混合感染更加严重1.生态平衡的标志是什么?如何通过人为手段保持生态平衡?
(1)标志:看该生态系统是否达到了结构上的平衡、功能上的平衡以及输入和输出物质数量上的平衡.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要相对平衡.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要构成一个完整的营养结构.生物种类和数目要保持相对稳定(2)人为手段.控制人口数量.保护和创造优质高产的生态系统(保护森林资源、合理利用和建设草地,组建优质高产的农田生态系统).保护生态环境(治理三废、兴建大型工程时必须考虑生态效益、加强病虫害的防治)
2.宏观生态平衡对人类和生物的影响有哪些?.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环境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平流层的臭氧层破坏对人类和生物的影响(臭氧层破坏对食物链和人类健康的影响).酸雨及其对人类和生物的影响(对食物链和人类的影响).干旱和水资源危机及其对人类和生物的影响
3.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为提高生产力而需要加入一些辅助的燃料.农业生产的多样性降低使特定的食物的产量达最大量.系统中的动物和植物并不是自然选择的.受外部有目的的控制
4.生态农业:运用生态学原理,在环境和经济协调思想的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生态体系
1.微生态平衡:在一定的结构和空间内,正常微生物群以其宿主组织和细胞及其代谢产物为环境,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能独立进行物质、能量及信息相互交流的统一生物系统.2.微生态学:研究正常微生物群的结构、功能以及其宿主相互关系的科学
3.益生元:能够选择性的刺激一种或几种有益微生物的生长,而不能被机体直接吸收和利用的物质.
4.益生菌:指可以通过改善微生态平衡达到提高宿主健康水平和健康状态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
5.合生元:是益生菌和益生元的混合制剂,既含益生菌,又促进益生菌生长的菌生元
6.什么是微生态平衡.主要标志是什么?(1)微生态平衡: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在不同发展阶段形成的动态、生理性相对均衡的组合状态(2)标志(宿主和微生物两个方面).宿主状况(动物种类与品种;系统和器官;生理功能;发育阶段).微生物(定位标志;定性标志;定量标志)
7简述微生态平衡失调的原因1) 外界因素 2)机体正常生理结构的破坏 3)使用免疫抑制治疗 4)使用抗生素引起的微生态平衡失调 5)感染引起的微生态平衡失调
8微生态平衡失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有哪些?1菌群失调 2)细菌定位转移 3)血行感染 4)易位病灶
如何维持机体的微生态平衡?1)创造微生态平衡的基本条件(建立正常的微生态区系,创造并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2)控制抗菌药物的应用(加强药物管理和细菌耐药性的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3)微生态平衡的恢复和维持.
1环境的基本特征有哪些?整体性;有限性;潜伏性;不可逆性;持续反映性;灾害扩大性2.环境: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整体
3环境污染: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4原生环境:指天然,并未受人为活动影响或影响较少的自然环境
5次生环境: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其中的物质交换,迁移和转化,能量、信息的传递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的环境
6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我国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有哪些?应采取的措施有哪些?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的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面临问题:人口发展问题;资源与环境问题;传统的发展模式措施:1)制定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 2)可持续发展实现的途径 3)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 4)保证生态可持续发展 5)提出不同类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优化模式污染源: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的发生源,包括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环境产生有害物质的场所、设备和装置.
2污染物:进入环境并使其正常的组成结构、性状和性质发生改变,直接或间接危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
3生物浓缩:生物机体或出于同一营养级说的许多生物种群,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