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封建王朝最后的辉煌.doc

发布:2016-10-16约4.72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封建王朝最后的辉煌——— 康乾盛世 2011年11月21日 星期一 贵州都市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主讲人: 杨念群,1964年生。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所长。系晚清名人杨度的曾孙,梁启超的曾外孙。梁启超的太太李惠仙是贵阳人,因此,杨念群先生,算是“1/16的贵阳人”。 康熙皇帝(资料图片) 乾隆戎装图(资料图片) 康乾盛世时间 康乾盛世起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止于嘉庆4年(1799年),是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个盛世。 “盛世”辉煌 杨念群教授认为,康乾盛世,是清朝近300年历史中最辉煌的时期,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最好的历史时期之一。它以一系列的成就显示了自己的辉煌。 “大一统”的格局 清朝真正实现了大一统的统治格局。杨念群教授称,在中国封建王朝的历史上,分裂的时间要长于统一的时间,而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最长的朝代。 康雍乾三朝开疆拓土,中国疆域再次扩大。并且对疆域的控制比任何前朝都有效,真正实现了“政令出于王者”,实现了皇权的高度集中。在康乾时期,清朝疆土形成了北起萨彦岭、额尔古纳河、外兴安岭,南至南海诸岛,西起巴尔喀什湖、帕米尔高原,东至库页岛,拥有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的空前统一的国家。 其次是文化意识形态控制的高度统一。到了清朝,终于形成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文化控制体系,除雍正有短暂的佞佛行为外,康熙、乾隆帝都是不遗余力地推行儒家思想,特别是扶持宗族势力的拓展,使得儒家思想深入民间社会,成为地方治理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 国家财力雄厚 经济指数,无疑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首要标准。康雍乾三朝的经济主要是农业经济究竟发展到何种水平呢? 国家财力雄厚,户部库存充盈。康熙时,库存银仅有800万两。雍正时大力整顿,雍正五年(1727年)已增至5000万两。而乾隆时,常年保持在8000万两上下。正是因为政府积聚了大量财富,乾隆才能发动类似“十大武功”这样的重大战役,而不致过分盘剥扰累民间。 人口快速增长。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已突破1亿大关,至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又突破了3亿大关。杨念群教授说:”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人口过快的增长可能成为经济发展的负担,但在康乾时期,人口迅速增长却是将盛世推向巅峰的主要推动力之一,乾隆末年,耕地规模达到10亿亩,18世纪末,中国的粮食产量能养活30%左右的世界人口。” 最早的西部大开发 经济的发展得益于经济政策的支持和鼓励。杨念群教授说:“在康雍乾时期,朝廷鼓励百姓开垦边地、山林,并且减免赋税,大量的土地被开垦出来,养活了增加的人口。后来出现的湖广填四川、走西口、闯关东,可以说在那个时候就开始了,这也是最早的西部大开发。其次,甘薯、玉米的引进,增加了粮食的供给,农民可以腾出土地种植其他经济作物,如棉花、桑叶、甘蔗、烟草、茶叶等,供应手工业原料。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远销海内外,一直到乾隆辞世,中国在世界制造业总产量所占的份额仍超过整个欧洲的5个百分点,中国的GDP在世界总份额中占到将近1∕3。就是和今天的美国比,其占世界GDP的比例不过是30%左右。” 文化发展集大成 盛世的文化亦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在文学艺术、史学、哲学、数学、天文学、医学等各个领域,人才辈出,异彩纷呈。“康乾盛世”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集大成式发展,表现之一就是对历代文化典籍的梳理和编纂,诸如《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等,仅康雍乾三朝一百多年间,官修各类书籍就达一百七十多种。这一时期,康乾盛世还继承了中国盛世修史的史学传统,撰修了大量史书,成为各类史书出版最多的朝代。 著名的考据学派独树一帜,是传统文化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诗歌艺术,格调、性灵等门派纷立,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又一高峰,构成了一幅盛世文化繁荣昌盛的景观。 “盛世”成因 清朝以前的几个“盛世”,皆从大乱走向大治。清康乾盛世也不例外。清承明末天下大乱,入关以来,经几代人不间断地奋斗,最终将清朝推向鼎盛。 独特的统治制度 在明朝以前,封建管理模式是由皇帝与宰相共同治理国家,但弊端是两者之间权限模糊。到了明朝,朱元璋废止了宰相,采取了内阁制,但“内阁”首辅大臣以后仍有把持朝政的机会。杨念群教授说,清朝朝政崇尚集中、统一、高效、简捷的原则,与明代汉人治国的理念有很大差异。具体表现是,康熙朝开始实行密折奏报制度,雍正年间创设军机处,国家中枢以处理重大、紧急、机密军政事务的军机处为主体,辅以处理日常军政事务的内阁,实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