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高二历史等级班寒假练习卷(二).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5学年度高二历史等级班寒假练习卷(二)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40分,每题1分)
1、促使原始人定居的主要因素是:
A.原始农业的发展 B.掌握建造房屋与制陶的技术
C.饲养家畜家禽 D.营造公共墓地
2、考古学家一般将人类早期历史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这种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 按工具出现先后顺序 B. 生产力决定社会发展
C. 按考古学特点来划分 D. 按工具优劣来划分
3、秦朝修筑万里长城,隋朝兴建大运河,其最根本的共同基础是:
A.国力强盛 B. 经济繁荣 C.中央集权 D.小农经济
4、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建立于:
A.公元前3世纪后期 B.公元前3世纪前期
C.公元前2世纪后期 D.公元前2世纪前期
5、了解下列哪一人物的历史,既可以查阅《史记》,也可以查阅《资治通鉴》:
A.刘邦 B.班超 C.张衡 D.曹操
6、在封建社会中土地兼并严重,导致社会不安定,成为社会矛盾的主要问题,最早发生在:
A.战国时期 B.秦末农民战争前 C.汉朝末年 D.新朝末年7、成书于5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昨至洛阳,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义富盛,人物殷阜。”这段文字主要反映了:
①北魏孝文帝提倡汉族先进文化②士族制度在中原充分发展
③北魏迁都洛阳促进其繁荣 ④隋朝东都洛阳商业盛极一时
A.① B.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
8、“北通涿郡三海商,南运江都三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句话指的是:
A.秦朝灵渠连结长江珠江 B.南北朝时南北交流频繁
C.隋大运河沟通南北联系 D.唐朝时期中外交往繁忙
9、下列属于隋朝开创的制度有:
①均田制 ②府兵制 ③科举制 ④三省六部制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0、唐朝前期实行的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完善的含义是:
A.使皇权进一步强化 B.中央机构设置增加
C.使地方权利进一步分散 D.使中央各部门权利相互制约
11、唐太宗注意用人和纳谏的根本目的是:
A.想当贤明君主 B.减少决策失误
C.争取知识分子 D.维护统治地位
12、“稻米流脂粟米肥,公私仓廪俱丰实”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13、从秦灭六国到隋朝统一,相距:
A.800多年 B.900多年 C.1000多年 D.1100多年
14、隋唐时期执行中央政令的机构是:
A.内史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尚书省
15、下列少数民族,对我国多民族的融合影响最大的是:
A.匈奴 B.鲜卑 C.突厥 D.回纥
16、两税法和以前的租庸调法相比其主要变化表现在:
A.土地分配份额 B.征收赋税依据
C.劳力自由程度 D.财政收入数量
17、“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这一政策指的是:
A.均田制 B.三省六部制 C.科举制 D.八股取士
18、“诗仙”李白的诗作风格豪迈、浪漫、语言明快生动,而“诗圣”杜甫的诗作则充满着沉郁、真实而深刻的感情,这是因为:
A.李白性格豪放,杜甫性格沉郁
B.李白出生于大地主家庭,而杜甫出生于农民家庭
C.李白生活于盛唐时期,而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落时期
D.杜甫的艺术技巧不如李白
19、国际公认的“中华文化圈”总体格局所以在隋唐完成是因为当时中国:
①经济文化处于世界前列 ②思想开放并能兼收并蓄
③对外交流频繁而且广泛 ④开凿南北运河沟通四方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20、(北宋时)“状元及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凯歌而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矣。”这反映当时统治者:
A.渴望收复前期失地 B. 崇武抑文
C.重文轻武 D.重视文化教育
21、某校研究小组的课题是关于中国少数民族问题。他们准备进行分组研究。请问下列子课题中不正确的是:
A.张骞与丝绸之路 B.秦长城的作用和影响
C.唐朝对吐蕃的管理 D.金瓶掣签制度的产生
22、柳宗元说:“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