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场规划设计.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 * * * * * * * * * * * * * 现代化猪场的规划设计 猪场建设的原则与步骤 猪场工艺设计 猪场建筑设计 猪场粪污处理和利用 * 1.猪场规划设计的原则与步骤1.1. 规划设计的原则 保护环境 力争作到清洁生产,防止猪场污染周围环境,也要防止外界污染危害养猪生产 ; 可持续发展 开发与合理利用当地资源,促进农牧结合,实现养猪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生产工艺 合理设计生产工艺,建筑和设备必须满足该工艺要求,为人员、猪群创造适宜环境,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及猪群生产、健康和福利水平; 食品安全 采取综合措施在生产环节上保障产品(食品)安全,力争达到绿色食品(A级)或有机食品(绿色食品AA级)标准; 从实际出发 考虑我国国情和当地条件,作到经济合理、技术可行。 * 1.猪场规划设计的原则与步骤1.2.猪场规划设计的步骤 准备工作: 调查研究(市场、建场条件、效益、风险、相关政策法规等); 立项报告及可行性研究报告;相关批文;场址调研。 方案设计: 提出生产工艺、猪舍建筑型式及总体布置等的不同方案进行 分析研究,确定设计方案。 初步设计: 生产工艺设计及建筑设计。 施工图(技术)设计: 结构设计、采暖通风设计、给排水设计、电气设计、施工说 明书、建筑预算等。 施工、验收、投产: * 2.猪场工艺设计 2.1. 猪场的性质与规模 种猪场—原种场、祖代场、父母代场; 商品场—自繁自养商品场、育肥场; 规模—通常以基础母猪头数或上市猪数(种猪和/或肉猪)表示。 *常年均衡产仔的集约化猪场,存栏猪数一般为基础母猪数的10倍;大群平 均的上市猪数,一般为存栏猪数的1.5~1.8倍,即出栏率为150~180%。 2.1. 猪场的性质与规模 种猪场—原种场、祖代场、父母代场; 商品场—自繁自养商品场、育肥场; 规模—通常以基础母猪头数或上市猪数(种猪和/或肉猪)表示。 *常年均衡产仔的集约化猪场,存栏猪数一般为基础母猪数的10倍;大群平 均的上市猪数,一般为存栏猪数的1.5~1.8倍,即出栏率为150~180%。 * 2.猪场工艺设计 2.3. 猪群组成及周转 猪群一般分为公猪(后备公猪)、 空怀母猪(后备母猪)、妊娠母猪、哺乳 母猪、哺乳仔猪、保育仔猪、生长猪、 育肥猪。 *各猪群占全群的比例一般约:空怀母猪3%, 妊娠母猪5%,哺乳母猪2%,哺乳仔猪17%, 保育仔猪20%,生长猪30%,育肥猪20%。 上述比例因选用的生产指标不同有差异; 种猪场育肥猪数与总存栏数会减少。 * 2.猪场工艺设计 2.4. 饲养管理方式 1.群养(每群头数)、单养; 2.网床、地面(实体、缝隙); 3.粉料、稀料、颗粒料; 4.饲槽、自动饲槽、地面撒喂; 5.饮水器、饮水槽; 6.水冲粪、水泡粪、干清粪; 7.猪舍环境调控方式(通风、供暖、降温、除尘、消毒方式等); 8.机械或人工喂饲; 9.机械或人工清粪; 10.转群方式(随机转群、全进全出)。 干清粪工艺及设备 * 2.猪场工艺设计 2.5. 饲养管理方式 2.5.1. 猪舍环境调控 A.负压机械通风—通风、供暖、 降温分别设置、分别调控;整舍调 控;设备投资大、运行能耗高;效 果不理想;冬夏各系统出现矛盾; 无空气过滤、消毒。 B.正压机械通风—通风、供暖、 降温一机多用;实现猪体周围环境 的局部调控;节约设备投资与运行 费用;尽量利用自然能源;调控效 果好;必要时可进行空气过滤消毒。 * 2.猪场工艺设计 2.5. 饲养管理方式 2.5.2. 全进全出 具有一定规模、全年均衡产仔 的猪场,按一定时间(如7天)作为一 个繁殖节律来安排配种,则各猪群 均可按此节律进行周转,猪舍按不 同猪群一个节律的头数设计为一个 单元,即可实现各猪群全进全出地 转群,然后进行7天空圈消毒,避免 垂直感染。无条件的场至少应使产 房与保育舍全进全出进全出。 * 3. 猪场建筑设计 3.1. 场址选择 地形 地势 水源 土壤 自然 条件 社会 条件 地形:整齐有足够面积 万头场常 规占地45~60亩,“三点式”200亩。 地势:高燥、平坦,地物 少、向阳,坡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