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工民建混凝土施工的质量问题与控制措施.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浅析工民建混凝土施工的质量问题与控制措施
摘 要:混凝土是工民建工程中不可缺少的材料之一,混凝土的价格相对低廉但各项性能都较为优良,工程建筑物主要靠混凝土和钢筋承重,由此可见混凝土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建筑质量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本文对工民建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工民建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工民建施工;混凝土;质量控制;控制措施
混凝土作为工民建施工需要的重要材料,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而影响着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每一个质量控制要点,注重对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施工环境、施工方法及专业施工人员的管理和控制,进而提高工民建工程质量。
一、工民建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施工材料不达标。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和标准来看,在目前多数建筑工程项目中,混凝土原材料还不能够满足相关的质量需求。为了确保工程建筑的质量,就需要在工程施工中,加强混凝土原材料的管理,同时也要做好混凝土配制工作,从而保证混凝土强度能够满足施工要求。
2、裂缝问题。裂缝问题作为混凝土施工的常见问题,特别是在工民建混凝土工程施工中,裂缝产生的可能性会更大。而裂缝一旦产生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建筑结构的整体强度,进而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当前,虽然施工单位逐渐开始意识到了混凝土裂缝的严重性,并在施工实践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裂缝进行预防、控制,但总体效果还是有待加强和提高。
3、技术规范不标准。由于各种原因,通常都会导致实验室进行配比的混凝土虽然都能达到了相关规定标准程度,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却出现各种问题,而导致其在施工的过程中不能够达到混凝土施工强度要求。更有些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节约经济成本,对于混凝土的配比通常从成本因素进行考虑,增加水灰的比例而降低水泥的使用量。
4、钢筋暴露的问题。钢筋暴露是混凝土施工过程比较常见问题,其给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会有一定的影响。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确保钢筋与混凝土的紧密相连,结合形成钢筋混凝土结构,一般都是混凝土把钢筋包裹在内面,为钢筋材料提供抗腐蚀性保护作用,以此达到混凝土结构的强度与韧性的相关要求。但是,在现实工民建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混凝土的钢筋暴露,而施工技术人员常常会因为大意而导致这类问题没有及时处理,使得钢筋与空气接触之后发生腐蚀,降低工程结构的稳定性。
5、墙面粗糙的问题。墙面粗糙也是工民建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混凝土墙面局部缺少浆体、墙面凹凸等等。通常,混凝土墙面的粗糙不会对工民建的整体性能与建筑使用安全造成影响,但是会对工程的美观性造成影响。但因为在近几年的相关研究中,有专家指出,混凝土墙体裂缝可能会由墙面粗糙诱发,所以我们应该对这个问题引起重视。
三、工民建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1、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原材料的控制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1)选择合适水泥和严格控制水泥用量,为减少水泥用量,优先采用52.5R、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等高标号水泥。选用低热水泥,减少水化热,降低混凝土的温升值。并尽量选用后期强度(90或120天)进行配合比设计,降低水泥用量,并延缓峰值。在满足设计强度和混凝土可泵性的前提下,将42.5R水泥用量控制在450kg/m3,52.5R水泥用量控制在360kg/m3,以降低混凝土最高温升,降低混凝土所受的拉应力。(2)对水泥、石子、砂子等的控制。水泥、石子、砂子等无机胶凝材料与水拌和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可塑性,进而可以通过化学和物理化学作用凝结硬化而产生强度。水泥是一种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用于建筑施工的混凝土中的水泥要选择硅酸盐水泥、普硅水泥或者矿渣水泥。施工中要求水泥的凝结时间有一定的范围。如果凝结过快,混凝土很快会失去流动性,从而影响振捣;相反,如果凝结过慢,就会影响施工速度。因此,在工民建施工中标准规定水泥的初凝时间应不小于45min、终凝时间不大于6.5h范围之内。(3)对水、外加剂等的控制。水中过量的酸、碱、盐和有机物都会对混凝土产生有害的影响,对于有些施工地区来说,因为自然原因水质中含有过多的酸、碱、盐和有机物等,首先运用一些方法降低酸、碱、盐的含量,中和水质,然后经过水质化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外加剂、集料等不仅有填充作用,而且对混凝土的容重、强度和变形等性质有重要影响。为改善混凝土的某些性质,可加入外加剂。加入的外加剂质量一定要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保证质量过关,可以安全的使用。外加剂在放置的时候要避免受到污染。外加剂种类很多包括引气减水剂、高效缓凝减水剂等,在选用的时候要按照所用混凝土原材料的种类、配比度等来选择。(4)对掺合料的控制。掺合料分为活性和非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