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尾气与环境污染 .pdf
汽车尾气与环境污染
在车水马龙的街头,一股股浅蓝色的烟气从一辆辆机动车尾部喷
出,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汽车尾气。这种气体排放物不仅气味怪异,而
且令人头昏、恶心,影响人的身
体健康。在车辆不多的情况下,
大气的自净能力尚能化解汽车排
出的毒素。但随着汽车数量的急
剧增加,交通拥堵成了家常便饭,
汽车本应具备的便捷、舒适、高效的优势逐渐被过多的车辆所抵消。
“汽车灾难”已经形成,由此带来的汽车尾气更是害人不浅。
科学分析表明,汽车尾气中含有上百种不同的化合物,其中的污
染物有固体悬浮微粒、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
物、铅及硫氧化合物等。一辆轿车一年排出的有害废气比自身重量大
3倍。英国空气洁净和环境保护协会曾发表研究报告称,与交通事故
遇难者相比,英国每年死于
空气污染的人要多出10
倍。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
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编
辑本段有害物质
固体悬浮颗粒:固体悬
浮颗粒的成分很复杂,并具
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各种金属粉尘、强致癌物苯并芘和病原
微生物等。固体悬浮颗粒随呼吸进入人体肺部,以碰撞、扩散、沉积
等方式滞留在呼吸道的不同部位,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当悬浮颗粒积
累到临界浓度时,便会激发形成恶性肿瘤。此外,悬浮颗粒物还能直
接接触皮肤和眼睛,阻塞皮肤的毛囊和汗腺,引起皮肤炎和眼结膜炎,
甚至造成角膜损伤。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
结合的速度比氧气快250倍。一氧化碳经呼吸道进入血液循环,与
血红蛋白亲合后生成碳氧血红蛋白,从而削弱血液向各组织输送氧的
功能,危害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人的感觉、反应、理解、记忆力等机
能障碍,重者危害血液循环系统,导致生命危险。所以,即使是微量
吸入一氧化碳,也可能给人造成可怕的缺氧性伤害。氮氧化物:
氮氧化物主要是指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它们都是对人体有害的气体,
特别是对呼吸系统有危害。在二氧化氮浓度为9.4毫克/立方米的空
气中暴露10分钟,即可造成人的呼吸系统功能失调。碳氢化合
物:目前还不清楚它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危害。但当氮氧化物和碳氢化
合物在太阳紫外线的作用下,会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的浅蓝色烟雾,
其中包含有臭氧、醛类、硝酸脂类等多种复杂化合物。这种光化学烟
雾对人体最突出的危害是刺激眼睛和上呼吸道黏膜,引起眼睛红肿和
喉炎。1952年12月,伦敦发生光化学烟雾,4天中死亡人数较常年
同期多4000人,45岁以上的死亡最多,约为平时的3倍;1岁以下
的约为平时的2倍。铅:铅是有毒的重金属元素,汽车用油大
多数掺有防爆剂四乙基铅或甲基铅,燃烧后生成的铅及其化合物均为
有毒物质。城市大气中的铅60%以上来自汽车含铅汽油的燃烧。人
体中铅含量超标可引发心血管系统疾病,并影响肝、肾等重要器官的
功能及神经系统。由于铅尘比重大,通常积聚在1米左右高度的空气
中,因此对儿童的威胁最大。尾气在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的同时,
还会对人类生活的环境产生深远影响。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具有强烈的
刺激气味,达到一定浓度时容易导致“酸雨”的发生,造成土壤和水源
酸化,影响农作物和森林的生长。近100年来,气候变暖已成为人
类的一大祸患。冰川融化、水位上涨、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等
都对人类的生存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而二氧化碳则是地球变暖的罪魁
祸首。编辑本段治理效益
进行汽车尾气治理,虽然技术上已不存在多少问题,但因其涉及面
大、成本投入较高,对相关主体特别是车主会造成一定的经济压力。
但考虑到汽车尾气治理所带来的广泛、持久和多层面生态、社会、经
济效益,这种成本投入是值得的,也是必须的。生态效益。治理汽
车尾气将通过减少污染物排放而极大地改善大气质量(特别是城市汽
车密集地区)并进而提高整个生态环境质量,这种生态效益虽然很难
准确测算,但可通过对几种主要污染物CO、HC、NO2的排放情况的
检验测算做出相应的估值,以下以成都市为例。成都市有各类机
动车近50万辆,每辆车按一年行驶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