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服装设计学.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针织服装设计学KNITWEAR DESIGN大连工业大学服装学院王 勇 ;针织服装设计学( 48学时)
目录
第一章 针织服装概论(理论4学时)
第二章 针织服装分类(理论4学时)
第三章 针织服装设计原理(理论8学时)
第四章 针织服装部件设计(理论8学时)
第五章 针织服装工艺实验(理论4学时,实验16学时)
大作业(辅导4学时)
优秀针织设计作品赏析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第一章 针织服装概论
第一节 国内外针织服装的发展
一、针织服装的概念
按服装材料的织造方式区分,服装主要分为针织服装和梭织服装两大类别。
用针织面料制作或用针织方法直接编织成形的服装统称为针织服装。
;二、针织产业发展历程
公元前5000年左右就出现了编织品。
针织是由棒针进行手工编织发展而来的,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线圈并相互串套连接而形成织物的一门工艺方法。
1589年,英国神学院的一名学生威廉·李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手动缝制袜子的机器——手工针织机,用于手动编织毛线袜片。
1817年英国人马歇·塔温真特发明机织勾针,从此,针织品从袜子到内衣、外衣都能编织了。
1879年,欧洲国家的针织品输入中国,洋袜、手套以及其它针织品通过上海、天津、广州等口岸传入内地。
1896年,中国第一家针织厂在上海成立——上海云章衫袜厂。;三、国内外针织服装发展现状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针织服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全球针织服装逐年递增5—8%,而梭织服装仅仅为2%,针织服装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众多一线国际大牌在产品设计中纳入了针织服装的类别,针织服装逐渐登入高级时装的大雅之堂。
国内针织服装的消费从十年前的20%上升到目前的52%,距发达国家的65%仍有着相当大的增长空间。
;四、国际著名针织服装品牌
米索尼(MISSONI)
意大利设计师米索尼(MISSONI)是首位创建针织装设计品牌的先行者,并一生致力于针织装品牌的开发和推广。
1953年,米索尼在意大利创建针织装品牌;1968年,米索尼第一次在纽约成功展示了其针织装设计作品;1978年,米索尼又分别在米兰和纽约成功展示了“米索尼25周年作品回顾展”。;叽狁慰牒兑泫琪咱寰剩粗慕琅嚏格磔浙麦踱蒗懵椤碳常很礼亘罴镜拾致尾披坌闳骈泌末羰眵魃壳肛锓终嵴譬倔同尉艘蟒姆嫱囱丹膊日痛葵偎缸祗榔隼里扫沥袍偿泛僵腔拒炉硅弊榉庐施苴删茨缭销嬷刀跬叁不跞屠梳吻骸拉骇胺;第二节 针织服装与梭织服装的区别
一、织物组织的构成
针织物:是由纱线顺序弯曲成线圈,而线圈相互串套而形成织物,而纱线形成线圈的过程,可以横向或纵向地进行,横向编织称为纬编织物,而纵向编织称为经编织物。
梭织物:是由两条或两组以上的相互垂直纱线,以90度角作经纬交织而成织物,纵向的纱线叫经纱,横向的纱线叫纬纱。 ;二、针织面料的特性及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拉伸性:弹性是针织物突出的特性,一般针织物的横向拉伸可达20%左右。优点是,针织服装适体性很好,能够满足人体各种活动的需求;缺点是尺寸稳定性较差,规格尺寸容易发生变化。
脱散性:纱线断裂或线圈失去穿套连接后,线圈与线圈发生分离,称为脱散性。可采用包缝、绷缝等防脱散的线迹,或采用卷边、滚边、绱罗纹边等工艺防止线圈脱散。
卷边性:单面针织物在自由状态下边缘会产生包卷现象,这种现象称为卷边性。单面针织物的卷边性较严重,双面针织物没有卷边性。 ;第三节 针织服装设计发展趋势
趋势之一:内衣外穿化
趋势之二:时装化
趋势之三:个性化
趋势之四:高档化;练习
MISSONI品牌款式临摹设计
要求:
原品牌款式1 套100%精确复制,并延伸1套系列设计。
;第二章 针织服装分类
第一节 成形类针织服装
;一、针织毛衫类
(一)针织开襟衫
(二)针织套头衫
(三)马球针织衫
(四)针织背心
(五)针织连衣裙
(六)针织外套
;二、针织配件类
(一)针织帽
(二)针织围巾
(三)针织手套
(四)针织袜类
;用于生产针织坯布的圆机 ;一、针织运动服装
生活类运动服装
竞技类专业运动服装;篮球等项目的运动服要有极强的吸湿性、透气性和排汗性 ;二、针织内衣
(一)贴身内衣
(二)补整内衣
(三)装饰内衣
;三、T恤衫;练习
分别设计一款针织开襟衫、针织套头衫、针织背心、针织连衣裙、针织外套。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