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研究的由来及其意义.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地球系统科学联盟(ESSP) IHDP、IGBP、WCRP和DIVERSTAS组建的地球科学联盟(ESS-P :Earth System Science Partnership)属非正式组织,主要职责是确定、开发以及促进联合行动,组织研讨会(例如,2001年阿姆斯特丹的开放科学大会),通过实事通讯和网络促进综合研究,阐明综合的全球环境变化科学的广义概念。在2001年阿姆斯特丹的开放科学大会之前已经形成,但是此次会议宣言进一步强化了这一目标,并且更加明确地提出了全球变化科学的概念。 “阿姆斯特丹全球变化宣言”呼吁政府、公共与私人机构以及全世界人类:建立全球服务与政策的道德框架,建立全新的全球环境科学体系,加强对地球系统的管理和认识。 IGBP、IHDP 和WCRP建立地球系统科学联盟的目的:使致力于研究地球系统变化指示因子和过程的全球变化科学,演进到能够提供关于地球如何运行的足够基础知识的全面集成的地球系统科学,以期为全球可持续性的实现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 地球系统科学联盟的最终目标包括: ①关于地球系统的基本问题的答案(例如:面对大的混乱,耦合系统有多稳定?); ②设计研究工作的新方法,即从研究工作一开始就将范例和问题综合在一起; ③具有不同复杂程度的创新的、综合的、能解决系统问题的模拟工具; ④协调社会和自然的信息与数据; ⑤努力将我们关于地球系统科学的工作和许多目标听众进行交流; ⑥提供经验措施以期为全球环境的可持续管理做出科学的贡献。 四、温室气体的源与汇及《京都议定书》的内容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温室气体的源是指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气溶胶或温室气体的任何过程或活动;温室气体的汇是指从大气中清除温室气体、气溶胶或温室气体的任何过程、活动或机制。具体一些说,温室气体的源是指温室气体成分从地球表面进入大气(如地面燃烧过程向大气中排放CO2),或者在大气中由其他物质经化学过程转化为某种气体成分(如大气中的CO被氧化成CO2,对于CO2来说CO也叫源)。温室气体的汇则是指一种温室气体移出大气到达地面或逃逸到外部空间(如大气CO2被地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或者是在大气中经化学过程不可逆转地转化为其他物质成分(如N2O在大气中发生光化学反应而转化NOx,对N2O就构成了汇)。 《京都议定书》是第一个为发达国家规定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具体减排指标的国际法律文件。经过艰苦谈判后达成的《京都议定书》明确规定了要求减排的六种温室气体,即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和六氟化硫(SF6),同时规定附件一国家缔约方应该个别地或共同地确保其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以CO2当量计)在2008年~2012年的承诺期内比1990年水平至少减少5.2%,并且要求附件一缔约方到2005年时,应在履行这些承诺方面做出可予证实的进展。 在此基础上,照顾到各国的具体情况,《京都议定书》为每个附件一国家确定了“有差别的减排”指标,即欧盟现有成员国承诺减排8%,美国减排7%,日本、加拿大减排6%,俄罗斯、乌克兰“零”减排,澳大利亚增排8%,冰岛增排10%,等等。 视 频 1、《京都议定书》与碳排放交易 * 全球变化研究的由来及其意义 朱 诚 二 O 一 O 年 十 月 一、全球变化研究的由来 二、全球变化研究第一阶段的8个核心计划 三、全球变化研究第二阶段的综合集成研究 四、温室气体的源与汇及《京都议定书》的内容 五、中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做的新努力 六、全球变化研究的意义 一、全球变化研究的由来 自地球诞生以来,地球表层环境就处于不断演变之中,与 漫长的地球历史相比较,人类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只是短暂的一 瞬间,尽管如此,人类的各种活动已成为促进全球环境变化最 活跃的营力。尤其是近100多年来人口增长和工业化发展,人 类对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远远超过大自然的承载力。由于人类 活动加剧,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已出现以下十大环境问题: ①大气污染;②温室效应加剧;③地球臭氧层减少;④土 地退化和沙漠化;⑤水资源短缺、污染严重;⑥海洋环境恶化 ;⑦“绿色屏障”森林锐减;⑧生物种类不断减少;⑨垃圾成灾 ;⑩人口增长过快。 目前公认人类活动对全球变化主要产生以下十大环境问题的影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