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专业导论 .pdf
《通信工程专业导论》
一、通信工程的含义和社会地位
1、通信工程的含义:
通信是信号从一端(有线、无线)传到另一端的过程。通信工程研究的是,以电磁波、
声波或光波的形式把信息通过电脉冲,从发射端(信源)传输到一个或多个接收端(信宿)。
接收端能否正确辨认信息,取决于传输中的损耗高低。信号处理时通信工程中一个重要环节,
其包括过滤,编码和解码等。
通信工程专业是信息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并极具活力的一个领域,尤其是数字移动通信、
光纤通信、Internet网络通信使人们在传递信息和获得信息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便捷程度。
该专业学习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
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
2、通信工程的社会地位:
在现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日益前进,广阔的经济前景离不开通信的发展。近几
十年,全球通信迅猛发展,走在时代前沿。目前,现代通信已由原先单纯的信息传递功能逐
步深入到对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如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等各个领域。通信作为社会发展
的基础设施和发展经济的基本要素,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
通信技术在对社会发展及社会生活的方面,存在着巨大作用。通信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的
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是人类进入了虚拟时代、数字时代。通信技术的进步还改变了人们的生
活方式。比如:过去老师给学生面对面讲课,现在借助光纤通信技术,远程教育成为可能,
这使得有更多的人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
通信技术不仅在社会与生活中,起到了促进发展,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作用,在经济方
面,由于新技术的使用,运营商不仅提高了服务质量,同时还开发了新服务品种,多方面满
足消费者需求,促进消费总量的上升。在政治方面,一个综合实力强的大国又往往以先进技
术为筹码,科技实力强,经济发展的速度就快,从而就可以提高一个国家的高级地位。
以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迅猛发展,既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发展,
也引起了高等教育的巨大变革。通信工程作为理工科院校的一个重要专业,旨在培养具备通
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
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以满
足社会对通信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同专长的通信技术人才和工程人员。当前通信工程专业
的学生主要学习通信系统和通信网方面的基础理论、组成原理和设计方法,接受通信工程实
践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现代通信系统和网络的设计、开发、调测和工程应用的基本能力。
二、通信工程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1、通信工程的发展历史:
通信工程专业是随着我国通信事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解放前,我国大学多为综合性的,只设系科,不分专业,实行通才教育,以适应求学者
自谋职业的需要。有计划地按专业培养人才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开始的。我国通信工程专业
起源于电机系电机工程专业,并由有线电、无线通信、电子技术、邮电通信等专业相互渗透、
相互补充发展而来。
上海交通大学于1917年在电机工程专业内设立“无线电门”,此后,于1921年设立“有
线通信与无线通信门”。
清华大学于1934年在电机系设立电讯组。
20世纪30年代初,浙江大学在电机系中设立了一个学科分组——电信组(或称电信门),
它是浙江大学通信工程专业的最初形式。
-1-
20世纪50年代成立南京邮电学院。
1952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两校电机系的电讯组合并后成立了清华大学无线电工程
系。这是我国通信工程专业的雏形。同年,我国以原苏联高等教育为基础,对院系开始进行
调整,通信工程专业模式逐步定型。
1957年出版的《高等学校招生升学指导专业介绍》中,虽然没有通信工程专业,但设
置了通信类专业,包括电话电报通信、无线电通信及广播、邮电通信经济与组成三个专业。
1962年,《高等学校招生专业介绍》在通信类中又增设了有线电设备的设计与制造专业,
而且把与通信工程相关的无线电技术和电子学从电视制造和电气器材制造类分离开来,专门
设立了无线电技术和电子学类,包括了无线电技术、无线电通讯设备、无线电测量设备、电
视设备等九个专业,它们均为通信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84年,教育部对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进行了规范,正式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