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工业企业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报批稿)20250408.docx

发布:2025-01-21约2.45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1-

《工业企业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报批稿一、总则

(1)为规范工业企业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工作,保障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本指南适用于在我国境内从事工业生产的企业对其土壤和地下水进行的自行监测活动。本指南的发布和实施,旨在提高工业企业环境管理水平,推动企业履行环境保护社会责任。

(2)工业企业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生产特点、污染源状况和环境影响评价要求,自行开展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的活动。根据相关要求,企业应建立健全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制度,明确监测范围、监测指标、监测频次和监测方法,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准确、可靠。本指南对监测点位布设、采样方法、实验室分析等技术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

(3)本指南明确了工业企业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背景调查、污染源监测、环境质量监测、风险评估和治理效果监测等。其中,环境质量监测主要包括重金属、有机污染物、挥发性有机物、氨氮、总磷等指标。例如,某钢铁企业在实施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过程中,通过监测发现其厂区内土壤和地下水中重金属含量超标,经进一步调查分析,发现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处置不当所致。针对这一问题,企业及时采取了治理措施,降低了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风险。

二、监测对象和内容

(1)工业企业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的对象主要包括企业生产活动产生的污染物及其对周边土壤和地下水可能造成的影响。监测对象应涵盖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排放的污染物,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石油类化合物、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等。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生产车间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可能泄漏的化学品;地下管线和设施可能发生的泄漏;以及企业周边土壤和地下水的背景值。

(2)监测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土壤和地下水中污染物浓度监测、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背景值监测、污染源排放监测、周边环境监测、应急监测以及治理效果监测等。具体监测指标应根据企业生产工艺、污染源特征、环境影响评价要求以及地方环境监测规范确定。例如,对于重金属污染企业,监测指标应包括镉、汞、砷、铅等重金属;对于有机污染物污染企业,监测指标应包括苯、甲苯、二甲苯等挥发性有机物;对于石油类化合物污染企业,监测指标应包括苯并[a]芘、多环芳烃等。

(3)在监测过程中,企业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合理设置监测点位,确保监测数据的代表性。监测点位应分布合理,覆盖企业内部及周边区域,充分考虑污染源分布、土壤和地下水流动特征以及环境风险等级等因素。对于重点区域和敏感区域,应加密监测点位。此外,企业还应定期对监测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实际监测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企业应及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并向上级环境保护部门报告。

三、监测方法和技术要求

(1)工业企业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方法应遵循国家相关监测技术规范和标准。监测方法包括采样、样品前处理、实验室分析等环节。采样过程中,应根据监测目的、土壤和地下水特性以及污染源分布情况,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和采样设备。对于土壤样品,可采用土壤柱法、土壤表层法等;对于地下水样品,可采用地下水抽提法、井点法等。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制备、保存、运输等,应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实验室分析应使用经计量认证的实验室,采用标准分析方法或等效方法进行。

(2)监测技术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监测点位布设应科学合理,确保监测数据的代表性;采样设备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避免交叉污染;采样过程中应避免样品的污染和破坏;样品的保存和运输应符合规定要求,确保样品在分析前保持原状;实验室分析应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或等效方法,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此外,监测数据的记录和报告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要求,包括监测数据的时间、地点、方法、结果等。

(3)监测数据分析与评价应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定量分析包括污染物浓度计算、污染源排放量估算等;定性分析包括污染风险评估、治理效果评价等。企业应建立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模型,对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评估企业生产活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在监测过程中,如发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问题,企业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理,确保污染物浓度达到相关标准要求。治理效果监测应持续进行,直至达到环境保护目标。

四、数据管理与分析

(1)工业企业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数据管理与分析是确保监测工作有效性的关键环节。企业应建立健全数据管理制度,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追溯性。数据管理包括数据采集、记录、存储、处理、分析和报告等环节。企业应采用电子化数据管理手段,建立数据管理系统,对监测数据进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