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急救药品知识培训课件》.ppt
常用急救药品知识培训课件掌握常用急救药品知识,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关键。本课件将介绍常见急救药品的用途、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常见误区。
课程介绍学习目标了解常用急救药品知识,掌握基本急救技能,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课程内容涵盖创伤急救、常见疾病急救、心肺复苏等内容,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和演练。课程形式理论讲解、互动问答、实操演练,旨在提升学习效率和参与度。
创伤急救药品分类抗感染类药品预防和治疗感染止血类药品控制出血止痛类药品缓解疼痛消炎类药品减轻炎症
抗感染类药品1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常见类型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2抗病毒药治疗病毒感染,常见类型如阿昔洛韦、利巴韦林等。3抗真菌药治疗真菌感染,常见类型如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等。
止血类药品止血药分类止血类药品可分为外用止血药和内服止血药。常用止血药常用的外用止血药包括云南白药、止血粉、创可贴等。注意事项使用止血药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避免过敏反应。
止痛类药品非处方止痛药例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轻微疼痛。处方止痛药例如:吗啡、芬太尼,适用于剧烈疼痛。注意事项使用止痛药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消炎类药品1抗生素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包括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和泌尿道感染等。2非处方抗炎药用于缓解疼痛和炎症,例如布洛芬和萘普生。3外用消炎药用于治疗轻微的皮肤感染或炎症,例如擦伤、割伤和烧伤等。
皮肤常见外用药品抗生素软膏治疗细菌感染,例如伤口感染。抗真菌软膏治疗真菌感染,例如脚气。抗病毒软膏治疗病毒感染,例如带状疱疹。止痒药膏缓解皮肤瘙痒,例如蚊虫叮咬。
常见创伤处理包扎清洁伤口,使用无菌敷料进行包扎,防止感染。冷敷对于扭伤或挫伤,可以使用冰袋冷敷,减轻肿胀和疼痛。固定对于骨折或脱臼,需要进行固定,防止进一步损伤。
外伤出血处理1直接压迫用干净的布或纱布直接压迫伤口2止血带在伤口近心端绑紧止血带3加压包扎用绷带加压包扎伤口
烧伤救治1冷却立即用冷水冲洗2包扎用干净的布包扎3送医尽快送往医院
骨折固定固定目的减少骨折部位的活动,防止进一步损伤。固定方法使用夹板、绷带或其他工具固定骨折部位。注意事项固定时应注意不要过度用力,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常见创伤症状识别骨折骨骼断裂,疼痛,肿胀,畸形,活动受限。伤口出血,疼痛,感染,肿胀,活动受限。烧伤疼痛,红肿,水泡,皮肤脱落。
创伤急救黄金时间4小时6小时24小时创伤急救的黄金时间是指伤员发生意外后,最佳的抢救时间。不同的损伤类型,其黄金时间也不同。比如,严重头部损伤的黄金时间是4个小时,而骨折的黄金时间是6个小时,而一般性软组织损伤的黄金时间是24个小时。
现场分类急救1评估患者状况迅速评估患者意识、呼吸、脉搏和出血情况,判断患者伤情严重程度。2立即采取措施根据患者伤情,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状况,如呼吸道梗阻、严重出血、心搏骤停等。3转移患者将患者转移至安全的地方,并尽快联系医疗救助,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现场简易止血措施1直接压迫用干净的纱布或手帕直接压迫伤口,并持续压迫5-10分钟2止血带如果直接压迫无法止血,可使用止血带,但要注意使用时间不宜过长3加压包扎在压迫止血的基础上,用绷带进行包扎,防止伤口再次出血
创伤后患者观察生命体征注意患者呼吸、脉搏、血压和体温的变化。任何异常情况都应及时报告医护人员。意识状态观察患者意识是否清醒、反应是否正常。如果出现意识模糊或昏迷,应立即采取措施。伤情变化密切观察伤口是否感染、出血是否停止、肿胀是否加重等情况。
创伤处理注意事项1清洁消毒处理创伤前必须彻底清洁伤口,使用碘伏或酒精消毒,避免感染。2止血包扎出血部位要及时止血,使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进行包扎,防止细菌感染。3固定保护骨折部位应使用夹板或其他工具进行固定,防止骨折部位移位,保护受伤部位。4及时就医无论伤口大小,都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中暑症状及处理症状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皮肤发红、心跳加速、呼吸急促、体温升高处理1.迅速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2.补充水分,可服用清凉饮料或盐水;3.用冷水或冰块降温,可将毛巾浸泡在冷水中敷在额头、颈部、腋窝等部位;4.严重者应及时送医
中毒症状及处理头痛头痛是中毒常见的症状之一,可表现为轻微的头痛或剧烈头痛。呕吐中毒后呕吐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通过呕吐可以排出体内部分毒素。腹痛中毒后腹痛也是常见的症状,可表现为轻微的腹痛或剧烈的腹痛。呼吸困难中毒后呼吸困难可能是由于毒素对呼吸系统的刺激或抑制引起的。
心肺复苏术识别检查患者意识、呼吸、心跳。呼救拨打急救电话,呼叫周围的人帮忙。胸外按压双手叠压在患者胸骨下端,按压频率每分钟至少100次。人工呼吸用面罩或口对口的方式,每分钟吹气10-12次。
心肺复苏术操作步骤11.确认安全确保现场安全,避免二次伤害22.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