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曼红豆杉栽培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
9-
1-
《云曼红豆杉培育技术规程》
编制说明
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根据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5月8日发出的《云曼红豆杉栽培技术规程》(川市监函〔2023〕208号),批准由四川农业大学牵头起草地方标准《云曼红豆杉培育技术规程》。
(二)目的意义
云曼红豆杉因其10-DAB含量高,生产周期短,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但因培育技术高,多数企业未能掌握其培育技术,致使制种基地种子产量低、种子发芽率低、苗木质量差、成苗率低,以及药用原料林产量低品质差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其推广应用。通过制定与实施本规程,可有效解决上述生产问题,达到提高云曼红豆杉原料林品质与产量之目的,推动云曼红豆杉的推广种植,促进红豆杉产业和地区经济发展。
工作过程
成立起草小组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雄、王刚、王勇、范江涛、豆梦珂、孙志鹏、罗傲雪、范益军、魏俊益、刘诚、李亚平、唐淑琴、敬明伟、甘胜美、李晴、胡秋红、余雨红、刘茜、曾小珂、詹秀文、王强、蒲尚饶、王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均为云曼红豆杉前期科研项目的参与者,并参加了本标准的资料收集整理和标准的起草、编写和修改等工作。
起草阶段
2023年10月~2024年3月,召开组内研讨会,讨论本标准的结构框架和基本内容,形成《云曼红豆杉培育技术规程》草稿。
征求意见阶段
2024年4月~9月,进行调研、通讯征询专家、管理者和基层生产人员,对《云曼红豆杉培育技术规程》地方标准草稿进行修改完善,形成征求意见稿。
送审稿阶段
2024年9月~10月,根据咨询专家相关意见,召开数次组内讨论会,形成《云曼红豆杉培育技术规程》送审稿。
标准审查会情况
主要起草单位及人员分工
1、主要起草单位
单位名称
牵头/协作单位
主要工作任务
四川农业大学
牵头
确定编制原则、编制框架、内容拟定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协作单位
数据收集、标准文稿修改
2、主要起草人员
姓名
工作单位
任务分工
备注
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一)编制原则
(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为准绳。编制《云曼红豆杉培育技术规程》,坚持以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为准绳的原则,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标准,做到相关标准协调配套。
(2)针对性。针对云曼红豆杉良种推广种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多方查阅有关资料,结合前期科研项目成果,并征询有关专家的意见,总结归纳云曼红豆杉培育技术。
(3)科学性。以云曼红豆杉为对象,对种子生产、种苗繁育、药用原料林营建等形成技术体系,具有科学性。
(4)可操作性。为确保标准的内容便于实施,未参加标准编制的人员能够理解,本标准认真考虑了基层单位和生产者的实际情况,语言通俗易懂、操作简单明了,具有良好的操作性。
(二)主要内容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共包括6节,简要说明如下:
标准的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云曼红豆杉(Taxusmadia×T.yunnanensis‘Yunman’)种子生产区、制种、育苗、苗木分级及出圃、原料林基地建设、病虫害防治、档案建立、标签、包装及贮运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云曼红豆杉种子生产、优质实生种苗繁育和高品质红豆杉原料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引用国家标准5项,地方标准3项,行业标准1项。
(3)术语与定义定义术语4个。
①云曼红豆杉“川林曼地亚”红豆杉(Taxusmadia)良种为母本,云南腾冲的云南红豆杉(Taxusyunnanensis)优良类型为父本,杂交选育的红豆杉新品种,常绿乔木,枝叶中10-去乙酰基巴卡亭III(10-DAB)含量达0.2%以上。
②云曼红豆杉种子曼地亚红豆杉母树,通过花粉隔离,用授以选择出的云南红豆杉父本花粉授粉后结出的种实,去掉假种皮。
③云曼红豆杉苗木云曼红豆杉种子经种沙层积贮藏后,播种生长成的苗木。
④云曼红豆杉药用原料林以云曼红豆杉优质种苗为材料、生产药用原料为目的,营建的人工幼林。
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
云曼红豆杉培育技术规程主要分为种子生产、种苗繁育和药用原料林营建(造林)3部分,上述3部分主要技术参数、指标和试验数据全部来自四川农业大学国家林业草原红豆杉西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位博士、2位硕士毕业论文和发表的相关论文(见参考资料),以及“中心”承担的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高含量10-DAB红豆杉新品种选育及其产业化开发”(18ZDYF3251),都江堰市科技计划项目“云曼红豆杉良种繁育技术研究”(2019年度)。
(一)种子生产
1、杂交亲本选择
决定杂交子代品质的主要因素为父本与母本。在杂交亲本选择上,按照杂交亲本选择原则,分析比较了国内曼地亚红豆杉、南方红豆杉、云南红豆杉、东北红豆杉、西藏红豆杉5个树种不同产地,以及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