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提高反力墙加载孔定位精度(优秀QC成果).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5.2 可行性分析 针对末端因素制定了要因确认计划表(表7-13)。 11.2、巩固措施 2011年2月、3月,我们小组对加载孔定位精度进行了数据统计,合格率分别为97.5%、97%,均达到活动目标要求(见附表11.2-17) 。 12.2 今后打算: 本工程的难点很多,质量控制的要点也很多,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开展QC小组活动,在总结前期经验的基础上,将《控制反力墙C60高强度自密实清水砼施工质量》作为小组新的研究课题。 弹线不直,有偏差 确认10 弹线符合施工要求 确认标准 崔亮 负责人 2010年11月18日 确认时间 确认方法 现场验证 确 认 内 容 2010年11月18日,小组成员对所有放线部位进行了检查,发现影响不大,能够符合施工要求。 确认结论 弹线不直,有偏差是 非要因 施工周期长,墨线因雨水冲刷和磨损而不清晰 确认11 符合下道工序要求 确认标准 崔亮 负责人 2010年11月18日 确认时间 确认方法 现场验证 确 认 内 容 QC小组11月18日对墨线进行检查,发现多处模糊不清,影响了施工精度 。 确认结论 施工周期长,墨线因雨水冲刷和磨损而不清晰是要因 2 1 序号 要因 对策 目标 措施 责任人 完成 时间 完成 地点 工人质量意识差 加强技术、质量监督指导和处罚措施 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严格按交底施工 1、分三次对工人进行培训、教育,加强责任感,提高质量意识 2、分工明确,制定奖罚措施; 3、加强技术监督和检查。 崔 亮 曾 威 2010.12.5 工地会议室 钢筋变形、位移 安装角钢骨架固定预埋件 安装精度:标高控制在5mm以内,平整度控制在2mm以内,确保钢筋在合理范围。 1、加大钢筋标高、控制点复查力度; 2、将控制角钢及各角钢整体固定,形成稳固的格构骨架。 李红德 张实国 2010.12.15 工地现场 表8-14 对策表 八、制定对策 针对影响加载孔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特制定如下对策表(附表8-14): 4 3 序号 要因 对策 目标 措施 责任人 完成 时间 完成 地点 检测机具未鉴定合格 对机具进行检修并重新检测 确保检定报告合格 1、由专业人员进行检修。 2、到有资质的检测单位重新检测,确保检测机具合格。 李红德 崔 亮 2010.12.3 检测单位 线点位保护不到位 加强施工放线过程及之后线点位的保护 线点位清晰 1、先用墨盒弹出各点及位置线,然后在点位上用油性笔画出位置线。 2、对位置线、控制点及时进行复核,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正 。 李维强 张实国 2010.12.25 工地现场 对 策 表(续上表) 制表人:张鹏飞 时间:2010年11月19日 【实施一】 工人质量意识差 九、对策实施 (1)分三次对工人进行培训、教育,加强责任感; (2)分工明确,制定奖罚措施。 (3)加强技术监督和检查。 9- 15 给施工队伍正在交底 【完成情况】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工人的操作技能、质量意识和责任感得到了很到提高。 【实施二】 钢筋变形、位移 (1)安装底层角钢:底层角钢L50×50×5,沿墙边线用短钢筋与竖向钢筋焊接固定。用角钢与埋件位置相符后焊接固定牢,形成格构式骨架。 (2)墙体水平筋绑扎在竖向筋的内侧,在反力墙墙体竖向钢筋外侧焊接纵、横角钢骨架,加载孔端头板焊接固定在水平角钢上。 (3)对钢筋位置进行复核检查,发现超差处,及时矫正。 【完成情况】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QC小组于12月5日检查钢筋位置和标高,抽查35个点,有1个点超出设定的目标范围,合格率达到97%。 【实施三】 检测机具鉴定未合格 1、由专业人员进行检修。 2、到有资质的检测单位重新检测,出具检定报告,确保检测机具合格。 【完成情况】2010年12月10日,小组成员将不合格的机具送至检测单位检定,全部合格。 【实施四】 线点位保护不到位 (1)、先用墨盒弹出各点及位置线,然后在点位上用油性笔画出位置线。 (2)对位置线、控制点及时进行复核,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 【完成情况】2011年1月,小组成员对定位线、点的保护情况进行检查,检查105个点,损坏的有2个点,合格率达到98%。 十、实施效果检查 实施效果对比 通过QC活动后,我们1月3日在结构实验综合楼放线施工中, 抽查200个点,不合格点数为4个点,合格率为(200-4)÷ 200=98%,达到本次活动的目标。 图10-16 加载孔定位精度施工质量合格率对比柱状图制图人:张鹏飞 时间:2011年1月4日 11.1 、标准化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