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传染病预防控制应急预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角奎镇中心小学传染病预防控制应急预案
为了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突发传染病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减轻或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危害,保障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法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意见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工作原则:
1、全面认识防治“传染性疾病”工作的重要性。
2、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防患于未然。
3、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4、加强领导,加强检查,及时沟通信息。
5、做好网民以及媒体宣传引导工作,确保校园稳定。
二、工作目标:
1、明确卫生防病的任务和应采取的措施。
2、全面开展学生常见病、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提高广大师生的疾病预防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技能,增强传染病和突发事件报告认识。
3、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长效运行机制。
4、学校应遵循“预防为主,严堵源头为重”的原则,成立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建立防控传染病应急预案,使学校对各类传染病的预防措施落实到位,责任到人,切实有效地开展传染病防控工作。
三、组织管理:
成立学校 “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郭余华
副组长:李维琴
组员:赵富 陈夏颜 肖祯荣 李志坚 王龙春
四、传染病的防治:
按照《传染病防治法》,主动配合卫生部门,及时对发现传染病或暴发流行的传染病采取必要的措施,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重点抓好传染病预防和报告工作。
1、疫情报告
一旦发现师生患有传染病或发现有传染病流行时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及早发现和及时报告疫情做到:(1)切实落实非常期间的晨检制度;(2)值周教师每天进行巡视;(3)定期对学生进行健康体检;(4)专人负责学校疫情报告;(5)建立专门的传染病登记本。
2、疫情控制
一旦发现疫情,主动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调查处理工作:
(1)协助开展个案和爆发疫情的流行病的调查和采样工作。根据病人的流行病学史、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找出共同特征。分析病人的分布特征,查找可能引起疾病流行的因素。采集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血液和水、食物等标本。
(2)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配合医疗卫生部门做好对传染病患者进行隔离医疗,对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及被污染的环境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开展对传染病接触者的医学观察。
(3)根据控制疫情需要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预防性服药或疫苗应急接种。
(4)发生疫情重大流行时,执行政府依法做出的停课决定。
3、预防措施
(1)把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列入学校工作计划,有专人负责,并列入工作考核。
(2)开展对学生常见病、传染病的防病知识教育,开设健康教育课,使学生掌握有关预防传染病的知识,培养学生优良的卫生习惯。
(3)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改善卫生设施,切实做好学校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4)根据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预防接种程序,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学生进行疫苗接种。
五、应急处置措施
(一)班级教师
1、负责每天对本班学生健康状况动态观察,发现发烧、咳嗽、皮疹、疱疹等症状的学生,立即通知其父母将孩子带往医院就诊,经医院排除传染病后,须持医院证明方可回校上课。对因病缺课的学生,应及时与父母联系,了解是否是传染病发病缺课,并做好追查登记记录,并及时报告卫生保健老师。
2、发生传染病事件后,应提供教室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学生当时的身体状况。
3、突发事件发生后,对教室学生的发病情况作动态了解后,每天2次报告值周教师老师。
4、在学校上课时发生疾病,及时送学校卫生室,同时与父母取得联系,由父母领回隔离治疗。或紧急情况,由值周教师教师及班级教师直接护送学生去相关医院确诊治疗,并同时与父母联系。
(二)值周教师
1、负责每天接受班级教师晨检情况,做好全校因病缺课统计。教导处负责统计教职工缺席情况。值周教师做好统计后报校长室,并及时向中心学校及卫生部门报告。
2、出现传染病例时,应第一时间将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地点、时间、主要病症、发病人数、发病教室、可能原因、采取措施、现状和趋势,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中心学校等部门报告。同时主动配合卫生部门开展疫情调查和处置工作,共同做好学校预防。
3、负责对出现症状的学生进行暂时隔离,必要时护送相关医院就疹。
4、发生突发事件后,负责每天2次接受班级教师晨检情况,统计后报 学校领导组。
5、对病愈返校的学生,返校当天必须先到学校教务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