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材料分析方法课件第1章电子束与物质的相互作用.pptx

发布:2016-07-29约小于1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电子束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2. 电子光学基础 第 一 部 分 入射电子束 固体样品表面 ? 产生的各种信号 1.电子束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二次电子 背散射电子 俄歇电子 特征X射线 吸收电子 主要内容: 1.1? 入射电子在试样中的散射 ★ 弹性散射 ★ 非弹性散射 1.2 入射电子在试样中激发的信号 弹性散射:碰撞后电子只改变方向,基本无能量改变。 非弹性散射:电子不但改变方向,能量也发生改变。 1.1 入射电子在试样中的散射 在入射电子束作用下被轰击出来并离开样品表面的样品的核外电子。 通常把低于或等于50eV的被激发电子叫二次电子。 表面形貌敏感性,因为作用深度大于100A,这些电子逃逸表面束缚能(2-6ev)的可能性极小 二次电子 1.2 入射电子在试样中激发的信号 背散射电子 被固体样品中的原子核反弹回来的一部分电子。 具有较高的能量,作用深度大。 原子序数敏感性。 透射电子 一部分入射电子穿过薄样品而成为透射电子。 透射电子信号是由微区的厚度、成分和晶体结构来决定。 原子序数和背散射电子产额之间的关系 特征X-射线 当样品原子的内层电子被入射电子激发或电离时,原子就会处于能量较高的激发状态,此时外层电子将向内层跃迁以填补内层电子的空缺,从而释放特征X-射线; 特征X-射线主要用于定性/或定量微区成分分析。 俄歇电子 能级跃迁,使空位层的外层电子发射出去。 俄歇电子能量具有特征值。 近表面性质。 能量很低。 吸收电子 入射电子能量能量被吸收殆尽(经多次非弹性散射能量几乎完全损失); 吸收电子信号与二次电子或背散射电子信号互补,强度相反,图象衬度相反。 各种信号对电镜成像 分辨率的影响 二次电子 5—10nm 背散射电子 50—200nm 特征X-射线 100—1000nm 俄歇电子 5—10nm 吸收电子 100—1000nm 滴状作用体积 横向扩展降低信号成像分辨率 轻元素和重元素滴状作用体积的对比 横向扩展降低信号成像分辨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