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3民主政治的扩展详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历史(人民版必修)第一册 专 题 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第2课时 美国1787年宪法 第1课时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第3课时 民主政治的扩展 课标要求: 1. 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2. 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第3课时 民主政治的扩展 显\隐 显\隐 英国议会大厦 现首相卡梅伦 1 主干知识图示化········ 更简明 更直观 记忆更高效 知识点一 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1 主干知识图示化········ 更简明 更直观 记忆更高效 知识点二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前提 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通过俾斯麦的三次王朝战争, 1871年1月,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加冕称皇帝,统一的德意志帝国成立。 1871年4月 国家结构:联邦制国家。帝国政府掌握军事、外交、海关和法律等权限;各邦保留了一些自治权。 国家政体:君主立宪制。 1 主干知识图示化········ 更简明 更直观 记忆更高效 学法点睛 1.运用数字归纳法理解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一个标志:《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两大权力:参众两院掌握立法权,总统内阁行使行政权。 三点曲折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薄弱,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封建专制根深蒂固;小农经济长期大量存在。 2. 运用漫画理解德意志 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右图揭示了 德国君主立宪制 度的特征——具 有浓厚的军国主 义和封建主义色 彩。 2 核心要点史料化········ 更形象 更鲜活 认知更深刻 [自主探究·读史有得] 法国共和政体的演变特点 材料: 图示中折线反映了什么问题?斗争的焦点是什么? [教你读史] 据图示折线变化,总结其基本发展态势;根据政体的轮替总结斗争的焦点和反映的问题。 [小结归纳] (1)演变特点: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过程呈现出反复和曲折。 (2)斗争焦点:帝制与共和的斗争,最终共和政体确立。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评价 材料一 马克思: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材料二 如右图:年老的俾斯麦 仍然身手不错,德国的经济如同俾 斯麦的杠上动作一样,迅速腾飞。 2 核心要点史料化········ 更形象 更鲜活 认知更深刻 [自主探究·读史有得] 如何评价德意志的君主立宪制政体? [教你读史] 抓住文字材料中的“议会”字眼、漫画反映的经济发展概括其进步性;通过文字材料中的“封建残余”“军事专制”概括其局限性。 [小结归纳] 1.进步性 (1)建立了法制基础上的民主政治体制,如议会选举。 (2)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局限性 (1)专制主义浓厚,是一个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国家。 (2)保留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引发了世界大战。 立法与行政机关 的关系 内阁 议会权利与地位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 国家元首 德国君主立宪制 法国议会共和制 项目 总统 皇帝 间接选举 世袭 国家政治的中心 作用较小 内阁对参议院负责 宰相只对皇帝负责,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 总统及其内阁政府对议会负责 法国议会共和制和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归纳总结·史论提升] 皇帝集行政和立法大权于一身,议会大受限制。 同:性质都是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主要特征的资产阶级代议制 对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19世纪70年代)的总体认识 [归纳总结·史论提升] 欧美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潮 理论来源 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是资产阶级的民主 本质 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核心);一般都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都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 特征 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 政体 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 方式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根本原因 内 容 项目 它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意志,从法律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成果。它是对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的否定,是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成果,对推动世界民主化进程具有重大意义。 作用 【典例 1】(2014·广东文综·22)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述是( ) A.“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 B.“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 C.“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 D.“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 【感悟高考】 3 链接高考针对化·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