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两轮自平衡小车的软件设计-开题报告.doc

发布:2017-02-03约3.53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 两轮直立小车的软件设计 院(系)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专 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 级 090415 姓 名 吕韬锐 学 号 090415114 导 师 秦刚 2013年 3月 5日 毕业设计(论文)综述(题目背景、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及研究意义) (1)、题目背景 两轮直立小车技术是一种横跨多个学科的综合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材料技术等相关领域的进步而在近年快速发展。同航天技术一样,两轮直立小车技术的发展水平甚至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综合科技实力。 (2)、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 了能像一般的倒立摆完成直线运动外,还可以完成按预定的轨迹运动。国外姿态传感器研究现状 由瑞士联邦技术学院工业电子实验室的研究人员研制的名为JOE是由DSP芯片进行控制的。它由车架上方所附的重物模拟实际车中的驾驶者。 其外观图如图所示。 国内姿态传感器研究成果 我国在两轮自平衡机器人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出了自平衡两轮机器人,它是一种两轮式左右并行布置结构的自平衡系统。它利用伺服放大器ADS作为控制器,选择两个Maxson电机作为执行元件,采用自适应神经模糊控制器对小车这一非线性对象进行大范围控制,从而实现系统的自平衡。 哈尔滨工业大学也有类似的双轮直立自平衡机器人,该系统采用DSP作为控制核心。车体倾斜角度检测采用加速度传感器和陀螺仪。利用PWM技术动态控制两台直流电机的转速。基于这些完备而可靠的硬件设计,使用了一套独特的软件算法,实现了该系统的平衡控制。 (3)、研究意义 随着随着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材料技术的迅速发展,机器人的发展水平已经同其他技术一样,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综合科技实力。两轮直立小车具有高平衡、跟踪、能够适应不同的道路的优点,还具备躲避障碍物的功能人们可以利用多样化的手段进行人机交互,包括语音、网络、无线通讯等,这些都是的越来越广泛的研究更加的需要两轮直立小车技术。 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拟采用的研究方案、研究方法或措施 (1)、主要内容 软件的主要功能包括有: 1 各传感器信号的采集、处理; 2 电机PWM输出; 3 车模运行控制:直立控制、速度控制、方向控制; 4 车模运行流程控制:程序初始化、车模启动与结束、车模状态监控; 5 车模信息显示与参数设定:状态显示、上位机监控、参数设定等。 (2)、拟采用的研究方案、研究方法 通过实验,查阅文献,建立模型和调试的方法进行研究 上述功能可以分成两大类: 第一类包括1-3功能,它们属于需要时间周期执行,因此可以在一个周期定时中断里完成。第二类包括4-5功能。它的执行不需要精确的时间周期。可以放在程序的主程序中完成。这两类任务之间可以通过全局变量实现相互的通讯。 主程序框架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所示 3.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及难点,前期已开展工作 (1)、研究重点及难点 陀螺仪的漂移问题 陀螺仪存在漂移问题引起MEMS陀螺仪输出产生漂移的原因按照其性质具体可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类:有规律的漂移 与加速度无关的漂移:主要由电磁力矩、弹性力矩以及工艺等因素引起; 与加速度成正比的漂移:主要由质量不平衡等因素引起。所谓质量不平衡,是指陀螺组件的质量中心与支承中心不重合。例如,陀螺组件静平衡不精确或材料热膨胀系数不匹配,都会造成陀螺组件的质量中心偏离支承中心,从而形成质量不平衡力矩; 与加速度平方成正比的漂移:主要由陀螺仪结构中的弹性形变等因素引起。 第二类:随机性质的漂移 MEMS陀螺随机性质的漂移主要源自于由摩擦、温度梯度等因素引起的干扰力矩。这种干扰力矩没有确定的规律性,无法用简单的方法进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