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建筑工程中深基坑中支护施工技术解析_图文.docx

发布:2025-02-02约1.72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1-

建筑工程中深基坑中支护施工技术解析_图文

一、深基坑支护施工概述

(1)深基坑支护施工是建筑工程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它涉及到对地下土层进行加固和支撑,以确保基坑在开挖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高层建筑的增多,深基坑工程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深基坑支护的设计与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安全和经济效益。

(2)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主要包括围护结构、支撑体系和监测系统三个部分。围护结构是基坑的防护屏障,常用的有钢板桩、地下连续墙、水泥土搅拌桩等;支撑体系则是用来支撑围护结构,防止其变形和坍塌,常见的有锚杆、支撑梁、支撑板等;监测系统则是实时监控基坑的变形和应力状态,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3)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条件、周边环境、工程规模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支护方案。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同时,还要做好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外,深基坑支护施工还应注意环境保护,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二、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点

(1)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点首先在于对基坑地质条件的详细调查和分析。地质勘察报告是设计施工的重要依据,应包括土层分布、地下水位、地质构造、岩土物理力学性质等关键信息。通过对地质条件的深入了解,能够准确评估基坑的稳定性,从而为支护结构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在设计阶段,还需根据地质勘察结果选择合适的支护结构形式,如钢板桩、水泥土搅拌桩、地下连续墙等,并确定其尺寸、深度和间距等参数。

(2)在施工过程中,围护结构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基坑的稳定性。钢板桩施工要确保桩的垂直度和打入深度符合设计要求,防止因桩体偏斜或未完全打入而导致围护效果不佳。地下连续墙施工则需要精确控制墙体厚度和钢筋间距,确保墙体整体性。水泥土搅拌桩施工时,要注意搅拌头的旋转速度和搅拌深度,保证桩体均匀密实。施工过程中,还要注意防水措施,避免地下水渗入基坑,影响围护结构的稳定性。

(3)支撑体系的安装和拆除是深基坑支护施工中的关键环节。锚杆施工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锚杆的锚固力满足要求。支撑梁和支撑板的安装要牢固可靠,防止因支撑体系失效导致基坑坍塌。在支撑体系的拆除过程中,要遵循先外后内、先上后下的顺序,确保施工安全。同时,要密切关注支撑体系的受力状态,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加固措施。施工过程中,还要加强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风险,确保基坑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深基坑支护施工案例分析

(1)案例一:某城市地铁车站工程,基坑深度达18米,采用地下连续墙加内支撑的支护体系。设计要求地下连续墙墙体厚度为0.8米,墙深20米,钢筋间距为15厘米,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施工过程中,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地下连续墙施工质量达到了设计要求。基坑开挖至设计深度后,监测数据显示,墙体水平位移最大值为15毫米,垂直位移最大值为20毫米,满足设计规范要求。整个基坑施工过程中,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2)案例二:某商业综合体项目,基坑深度为12米,周边环境复杂,地下管线密集。针对该情况,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加锚杆的支护体系。搅拌桩直径为0.8米,桩间距为1.2米,锚杆长度为8米,锚固力为300千牛。施工过程中,对搅拌桩的搅拌质量、锚杆的锚固效果进行了严格检测。基坑开挖至设计深度后,监测结果显示,搅拌桩桩体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锚杆拉拔力平均值达到设计锚固力的95%。在施工期间,周边管线安全稳定,未出现任何位移和变形。

(3)案例三:某住宅小区地下车库工程,基坑深度为9米,采用钢板桩加支撑的支护体系。钢板桩打入深度为20米,桩间距为1.5米,支撑系统由两道水平支撑和一道斜撑组成。施工过程中,对钢板桩的垂直度、打入深度、支撑系统的安装质量进行了严格控制。基坑开挖至设计深度后,监测数据显示,钢板桩最大水平位移为12毫米,支撑系统受力稳定,满足设计要求。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周边环境保持稳定,未对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造成影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