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精神论文.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民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了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中华民族凝聚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蕴含着民族的理想和信念,体现着民族的思想道德观念及其行为准则,是统一思想、规范行动、保持团结稳定的强大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理想和信念,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观念及其行为准则。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是中华民族身份的象征,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一、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树立民族形象,保持全体人民昂扬向上精神状态的需要
民族精神,关乎民族的兴衰成败。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没有高尚的品格,没有坚定的志向,不可能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正如梁启超所说:“凡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质,上自道德法律,下至风俗习惯文学美术,皆有一种独立之精神。祖父传之,子孙继之,然后群乃结,国乃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能想象一个精神衰落的民族会是一个强大的民族;不能想象一个不能构成自己核心精神内核的民族会是一个具有凝聚力的民族。
20世纪初,西方列强的入侵,使中国陷入屈辱的深渊,大大打击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而没有文化自信,就不会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此时中国的进步思想家在救亡图存、救亡图强的意识支配下,从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的角度,积极探索中华民族精神与国家民族兴衰存亡的关系。然而由于历史的局限,他们并没有得出正确的结论。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通过弘扬民族精神,从根本上改造了国民性,使广大人民有了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培育出出色的公民品格,从而树立起良好的民族形象,使得中华民族成为一个被人尊重的民族。
民主党派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弘扬民族精神,使民主党派成员有了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从而展示了民主党派良好的形象,使得民主党派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当前和今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的主要任务,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我们还将长期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方面占优势的严重压力,面临西方敌对势力加紧推行西化、分化图谋的严峻挑战,面临改革发展新的难题不断增多的风险,等等。就民主党派而言,除了面临上述的挑战,还迫切需要对广大成员进行思想引导,以完成政治交接的重任,这都需要通过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引导帮助人们筑牢精神支柱,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侵蚀,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不断增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不断振奋起整个民族的创造热情,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始终朝着既定的目标去迎接挑战,经受考验,战胜困难,排除风险,开创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提升国家软实力,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
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弘扬民族精神,对提升国家软实力,增强综合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综合国力是指一个主权国家赖以生存与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合力,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国防、外交、资源、凝聚力等要素有机关联、相互作用的综合体。“综合国力,主要是经济实力、技术实力,这种物质力量是基础,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以往人们多关注的是硬国力的竞争,往往忽视了以文化力为焦点的软国力竞争。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象征,它作为统一人们思想、规范人们行动、保持国家团结稳定的强大力量,是重要的软实力。民族精神可以凭借其自身的先进性和影响力与经济、科技实力融合在一起显示国力的强大,影响国家的发展。美国学者克莱因提出了有名的“国力方程”,主张一个国家的国力有基本实体、经济和军事能力、战略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国民意志等五个主要因素,其中体现软国力的两个指标是国家战略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意志,而这两个指标反映的正是文化力。国家战略目标是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国家利益的集中体现;而政府领导层的水平及效率的高低、民众对国家战略和国家利益的关心程度等因素都是实现目标的国民意志的体现。
那么,国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