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计算机网络安全与管理实践》课件_第8章.pptx

发布:2025-03-07约1.37万字共15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8章企业网远程管理;

任务1企业网设备远程管理Telnet;

二、任务目标与目的

1.任务目标

本项目针对企业内部网的网络设备进行远程管理,以便执行日常检查、故障排除、配置等操作和管理。

2.任务目的

本任务利用常用的远程管理协议Telnet实现对网络设备的远程管理,以帮助读者了解常用的远程管理方法,熟练掌握远程管理协议,并能灵活运用。;

三、任务需求与分析

1.任务需求

经调查,分公司需要管理的服务器数据如表8-1所示。

2.需求分析

需求:对交换机、路由器进行远程管理,便于远程操作和控制网络设备。

分析:通过对交换机、路由器配置Telnet远程网络管理协议对其进行远程管理。;

四、知识链接

1.Telnet

1)Telnet的定义

Telnet协议是TCP/IP协议簇中的一员,是Internet远程登录服务的标准协议和主要方式。

2)Telnet的功能

Telnet最初由ARPANET开发,主要用于Internet会话,它的基本功能是允许用户登录进入远程主机系统。;

3)Telnet的原理

当我们使用Telnet登录远程计算机系统时,事实上启动了两个程序:一个是Telnet客户程序,运行在本地主机上;另一个是Telnet服务器程序,运行在要登录的远程计算机上。;

本地主机上的Telnet客户程序主要完成以下功能:

(1)建立与远程服务器的TCP连接。

(2)从键盘上接收本地输入的字符。

(3)将输入的字符串变成标准格式并传送给远程服务器。

(4)从远程服务器接收输入的信息。

(5)将该信息显示在本地主机屏幕上。;

远程主机的“服务”程序通常被昵称为“精灵”,它平时不声不响地守候在远程主机上,一接到本地主机的请求,就会立马活跃起来,并完成以下功能:

(1)通知本地主机,远程主机已经准备好了。

(2)等候本地主机输入命令。

(3)对本地主机的命令作出反应(如显示目录内容,或执行某个程序等)。

(4)把执行命令的结果送回本地计算机显示。

(5)重新等候本地主机的命令。

Telnet协议的交互过程如图8-1所示。;;

4)Telnet的缺点

虽然Telnet较为简单、实用也很方便,但是在格外注重安全的现代网络技术中,Telnet并不被重用。

5)H3C网络设备的Telnet验证模式

H3C网络设备的Telnet有三种验证模式。

(1)None模式。

(2)Password模式。

(3)Scheme模式。;

6)H3C用户等级

为了限制不同用户对设备的访问权限,防止非法更改配置,Comware5系统也对用户进行了分级管理。用户的级别与命令级别一一对应,不同级别的用户登录后,只能使用等

于或低于自己级别的命令。

H3C网络设备用户等级如表8-2所示。;;

2.配置命令

H3C系列和Cisco系列交换机上配置Telnet的相关命令,如表8-3所示。;;

五、任务实施

1.实施规划

?实训拓扑结构

根据任务需求,规划企业网网络设备远程管理的参数如表8-4所示。;

根据任务的需求与分析,实训的拓扑结构如图8-2所示。;

实训设备

根据任务的需求和实训拓扑结构,每个实训小组的实训设备配置建议如表8-5所示。;

IP地址规划

根据实训需求,实训环境相关设备的IP地址规划如表8-6所示。;

2.实施步骤

(1)根据实训拓扑结构图进行交换机、计算机等网络设备的线缆连接,配置PC1的IP地址,搭建好实训环境。

(2)配置交换机Telnet功能。在配置机上使用计算机Windows操作系统的“超级终端”组件程序,通过串口连接到交换机的配置界面,其中超级终端串口的属性设置还原为默认值(每秒位数9600、数据位8、奇偶校验无、数据流控制无)。

(3)在Sw1上进行Telnet功能配置,主要配置清单如下:;;

六、任务验收

1.设备验收

2.功能验收

在PC1上运行cmd命令,打开命令提示符,在命令提示符里输入telnet54即可打开远程登录交换机的连接,如图8-3所示。;;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Telnet的账户信息及密码,按Enter键,即可远程登录交换机,如图8-4所示。;

七、任务总结

针对企业网网络设备远程管理(Telnet)的建设内容和目标,通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