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循环水管式余热锅炉操作规程.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强制循环水管式余热锅炉操作规程
余热锅炉1406-B-601是一台强制循环水管式余热锅炉。包括水保护段、过热段、蒸发段、省煤段四部分。汽包给水由给水调节阀1406-FV-0101(三冲量液位调节阀-汽包液位、蒸汽流量及给水流量)来控制。余热锅炉汽包液位设有高、低液位报警,其中高液位报警值为可见液位的58.3%,低液位报警值为可见液位的41.7%,当汽包液位降至可见液位的10%时,联锁停反应加料加热炉1401-F-101。汽包压力设有高压报警,报警值为1.48MPa。
余热锅炉入口烟气温度685℃(MAX: 770℃),出口烟温约175℃,烟气排至公共烟囱,烟气量为21523Nm3/h(max 29993)。其中水保护段省煤段加热锅炉及1.3MPa蒸发器给水,水温由125℃到约145℃,烟气温度降至175℃
锅炉给水,炉水及蒸汽品质应符合GB/T12145“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的规定。
给水水质指标:
硬度 : ≤2.0 μmol/L
溶解氧 :≤15 μg/L
铁 : ≤50 μg/L
铜 : ≤10 μg/L
油 : 1.0 mg/L
PH值(25℃) : 8.8~9.2
炉水指标:
磷酸根 : 5~15 mg/L
PH值(25℃) : 9.0~11.0
蒸汽品质:
钠 :≤15 μg/Kg SiO2 :≤20 μg/Kg
1、开车前的检查
开车前对余热锅炉进行全面检查,检查所有的机构系统。特别要检查以下内容:
管线和管线支架。
烟道、炉体外壳、膨胀节。
通过冲洗玻璃管水位计观察玻璃管里液位的返回情况。
所有其它仪表工作正常。
拧紧检查门和人孔螺栓。
拆除所有临时管线及支撑。
锅炉热水循环泵是否达到开工要求。
2、锅炉注水
检查所有加药设备工作正常,而且有足够的化学药剂。
将余热锅炉各段放空阀全部打开,并关闭所有排凝阀。开始给水,通过锅炉给水流量控制阀1406-FV0101控制给水量,慢慢地往锅炉汽包1406-D-601注水;观察汽包水位计的水位,待汽包水位达到正常控制值时,开启锅炉热水循环泵1406-P-601,往锅炉里注水,建立锅炉系统水循环。注水温度不能与锅炉温度相差太大,防止系统内产生应力(水与金属的温差为不大于65℃)。系统注水后现场操作员将放空阀关闭。
控制加热炉炉膛升温速度,使锅炉水升温速度控制在50℃/h之内。
当汽包压力达到0.1MPa时,关上汽包放空阀。这时产生的蒸汽通过过热器流动从出口放空阀放空。
当汽包压力达到正常工作压力的50~75%时(0.6~0.9MPa),检查并紧固人孔箍(停工或减压时人孔不会泄漏)。
维持汽包液位在报警液位之间。由于产生蒸汽汽包液位下降,注意控制好锅炉给水量,可通过汽包给水调节阀1406-LV-0101(三冲量液位调节阀-汽包液位、蒸汽流量及给水流量)来控制汽包的液位;如果开始时汽包液位太高,可通过打开间断排污阀降低汽包液位,达到合理的液位。
启动连续排污系统,取样分析炉水、蒸汽及除氧器前后水。适时启动加药系统。
当过热蒸汽分析合格后,慢慢关小开工放空阀,当压力达到可以通过主汽阀并到1.0MPa蒸汽管网的压力时,慢慢打开主汽阀,这时再慢慢关闭开车放空阀。
蒸汽流量稳定后对余热锅炉系统进行全面检查。
每隔半小时打开一次间断排污阀,排污三次,将停工期间沉积的淤泥或残渣排掉。
3、余热锅炉系统的正常操作
1)汽包水位控制
影响因素:
锅炉给水流量与锅炉蒸发量。当锅炉负荷增大时,蒸发量增大,此时,如果给水量增加或增加量不足,就会造成液位下降。
给水压力。给水压力波动会使给水量发生变化,从而破坏给水量和蒸发量的平衡,引起汽包水位变化。给水压力上升,流量增加,液位上升。
烟气进入锅炉的流量和温度。
调节方法:
锅炉汽包的给水采用三冲量控制,即给水流量、蒸汽流量、汽包液位三个信号控制调节阀1406-FV0101,以克服蒸汽管网压力变化引起汽包虚假液位及锅炉给水量波动引起液位的波动。
给水均匀,控制水位0±5%刻度,水位微微波动。
若给水阀全开汽包液位还下降,则应检查除氧水来水压力是否正常,联系调度及时调整。
如自动调节阀失灵,则立即改手动,手动阀不动作,改走付线,给水量控制以现场水位计指示为准,并联系仪表处理。
防止假液面和水位计堵塞,每白班冲洗一次水位计。
做好锅炉给水泵的维护工作。
2)汽包压力控制
影响因素
汽包给水量变化会引起汽包压力变化。
烟气流量及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汽包压力变化。
主汽阀的开度影响汽包压力的变化。
1.0MPa蒸汽管网压力变化会引起汽包压力的变化。
调节方法
汽包压力由1.0MPa蒸汽管网压力自然平衡,正常时应略高于管网压力。
当蒸汽压力突然下降时,应关小主汽阀。
给水控制阀是否好用,如不好用则改手动或付线。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