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场内道路、风机及箱变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风电场场内道路、风机及箱变根底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审批:
编制日期:
目录
TOC\o1-1\h\z1. 编制说明 2
2. 工程概况 3
3. 临时设施总平面布置及管理措施 7
4. 施工现场组织机构 7
5. 施工工序及施工方法 18
6. 施工进度方案 27
7. 质量目标、质量管理体系及技术措施 29
8. 平安目标、平安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 42
9. 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 59
编制说明
编制依据
风电场场内道路、风机及箱变根底工程招标文件及施工图纸
施工中所采用的现行标准及规定
工程测量标准GB50026-2007
地基根底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4-2002
建设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土方和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GBJ201-83;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DGJ08-119-2005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标准JTGF10-2006
国家有关的现行设计、施工标准和规定。
通过业主现场情况介绍和我单位人员对现场踏勘,获得的有关资料。
依据我公司同类风电工程的施工经验,以及在其他建设领域承建多项工程的综合施工经验。
编制原那么
认真贯彻国家对工程建设的各项方针和政策,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程序。
遵循该工程施工工艺及其技术规律,充分认识本工程的特点、难点,确保关键路径、关键节点的施工,按工期方案完成。
质量是工程的灵魂。采用先进、成熟的施工技术,科学地制定施工方案和切实可行的质量保证措施,建立健全、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我公司完全有能力按期完成合同约定的全部工程。围绕着这一目标,编制切实可行的工期保证措施,合理组织机械设备、采用流水施工方法、工程网络方案控制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科学地安排施工,使工程有节奏的、均衡的、连续的施工,保证工程按期完成。
平安是根本。制定完善的平安管理制度和措施,建立强有力的平安管理机构,实行有效的平安检查,使一切生产活动均处于受控状态,确保平安目标的实现。
内外部接口的妥善处理是本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之一,本标段内部各工序衔接;满足业主的方案要求及时处理。
健康环保和文明施工,对本工程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制定适用、有效的措施,确保施工符合健康环保、文明要求。
尽可能完善临时设施建设,合理储存物资、材料,减少物资、材料倒运量;科学地规划施工平面图,减少施工用地。
积极推广和运用工程法管理,统筹兼顾,自始至终坚持“业主至上、质量第一”的效劳宗旨,以勤劳、朴实、科学、积极的工作态度,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合同中规定的各项内容,向业主提交一份优秀的答卷。
工程概况
工程概述
风电场位于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县岭门镇和马踏镇,与阳江市阳西县交界,场址区域为低山丘陵。海拔高度在5m~300m以内。距离电白县城约60公里,距阳江市阳西县约40公里。电白县道路四通八达,其中G15国家高速公路及G325国道为本工程的主要通道。
电白岭门、马踏风电由广东分公司投资建设,总装机容量为49.5MW。采用广东明阳风电产业集团生产的MY1.5S-65m(S)型风力发机电组33台,单机容量为1550kW,轮毂高度65m。风机机组设计级别为2级,结构平安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工程规模为中型。
风电场地理位置示意图参见图44-F4771S-1-1-1
本次施工范围为风电场的33台V52-850风机根底施工、箱式变压器根底施工、风机根底预埋件(含根底环安装、根底范围内接地装置、沉降观测点制作安装等)、机组安装平台施工、施工与检修道路施工、防排洪工程施工、边坡防护与支护工程施工等。
应业主方案今年12月28日前发电的要求,第一阶段先行施工22#、23#、34#三台风机、箱变及相应的附属设施。道路施工按能满足风机设备入场至吊装位置的最低要求进行施工。
水文、气象及工程地质
水文、气象
电白县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夏季盛吹南风,冬季盛吹北风,受海洋天气影响显著,夏季不酷热,冬季不严寒,气候温和,雨量充分,日照充足,热量丰富。年平均气温22.0℃,最热的月(7月)平均气温28.2℃,最冷的月(1月)平均气温13.9℃。年平均日照时数1841.7小时,最多年达2430.4小时,最少年仅1485.9小时。年均霜日0~1天,无霜期长达364天。雨季正常始于4月上、中旬,结束于10月上旬,降雨集中在4~9月,占全年雨量的85%;冬春少雨,10月~次年3月雨量只占全年15%。年均降雨量2014.4mm,沿海地区2200mm。年均暴雨日有9~10天。每年5~11月是台风影响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