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食堂食品卫生推荐.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行政控制与处罚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造成食物中毒事故的食品或者有证据证明可能导致食物中毒事故的食品可以采取下列临时控制措施: 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 * 封存被污染的食品用工具及用具,并责令进行清洗消毒 责令食品生产经营者收回已售出的造成食物中毒的食品或者有证据证明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 经检验,属于被污染的食品,予以销毁或监督销毁;未被污染的食品,予以解封 * 行政控制与处罚 进入行政处罚程序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对食物中毒发生单位作出行政处罚 警告、罚款、停业、吊扣证照等 * * 5、备餐间内温度不得高于25度;不得放置杂物,保持环境清洁;间内的空气消毒设施须保证正常运转,应班前紫外线灯照射30分钟,进行空气消毒;非直接入口的食品和需重新加工的食品及其他物品、私人用品不得在间内存放;不得在专间内进行食品原料加工等与直接入口食品加工无关的活动。(按专间的要求) 注意:要做好紫外线灯的时间使用记录,超1000小时要及时更换灯管。 * * 更衣室 * 食物传送 * 餐具洗涤及消毒保洁 餐具的洗涤必须专用水池,不得与清洗蔬菜、肉类等其他水池混用。 餐具的消毒程序是:一刮、二洗、三冲、四消毒、五保洁顺序操作。 1、一刮是将剩余在餐具上的残留倒入垃圾桶内并刮干净。 2、二洗是将刮干净的餐具用加洗涤剂的水或2%的热碱水洗干净。 * 3、三冲是将经清洗的餐具用流动水冲去残留在餐具上的洗涤剂或碱液。 4、四消毒是洗净的餐具按要求进行消毒。 5、五保洁是将消毒后的餐具须及时放入清洁、有门的专用餐具保洁柜存放,并有明显标志,餐具保洁柜应定期清洗,保持洁净。 * 注意: 非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用具需洗净,可不消毒。 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餐用具使用前应洗净并消毒 。 * * * * * * 常用的消毒方法 1.煮沸或蒸汽消毒,保持1000C作用15分钟。 2.红外线消毒,一般控制温度1200C,作用15-20分钟。 3.干热消毒。 * 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 健康状况 从业人员须取得健康证明才能上岗。从业人员每年体检1次。 * 卫生意识 每一位食品从业人员都要对食品卫生有一个高度的认识,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往往是导致食物中毒的祸根。 * 个人卫生习惯 1.工作前、处理食品原料后或接触直接入口食品之前都应当用流动清水洗手; 2.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戴戒指; 3.不得有面对食品打喷嚏、咳嗽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行为; 4.不得在食品加工和销售场所内吸烟; 5.工作人员应当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头发应梳洗整齐并置于帽内; * 工作服(包括衣、帽、口罩)宜用白色(或浅色)布料制作,也可按其工作的场所从颜色或式样上进行区分。 区分清洁区 或 非清洁区 工作服 * 工作服 * 工作服 * * 饰物 * * * 手 的 细 菌 对 照 试 验 * 未 洗 的 手 * 漂 洗 的 手 用凉水 * 洗 净 的 手 (用皂液) * 洁 净 的 手 用消毒剂 含氯消毒液 浓度:250ppm 时间:30s * 留样 每餐所有样品均应取不少于100克留置于专 门的冷藏设备中保存48小时,并标识清楚做好登记,以备查验。 * 发生食物中毒的处理 一、严格执行食物中毒报告制度的原则 法定报告单位 1、发生食物中毒的单位 2、接收治疗食物中毒病人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 二、立即开展相关的工作 1、报告——向管辖的卫监所和CDC; 2、停止供餐或销售可疑中毒食品,并追 回已售的可疑食品; 3、尽快将中毒病人送医院诊治; 4、控制和保护现场,协助CDC和卫监人员的调 查; * 中毒人数(情况) 报告时限 报告部门 超过30人 6小时内 同级人民政府、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超过100人或死亡1人以上 6小时内 卫生部、同级人民政府、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发生在学校、地区性、全国性重要活动期间 6小时内 卫生部、同级人民政府、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跨辖区 有关辖区的卫生行政部门、共同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卫生行政部门食物中毒报告 * * * * * * * * * * * 食品的生产加工 1、必须严格按照许可证上的许可项目进行生产加工。不得超出许可范围。 2、必须按照许可审批的流程布局进行食品制作,不得擅改流程布局或不按照许可的流程进行生产。 3、?生、熟食品的盛装容器要区分并有明显标志,最好选用不同的形状进行区分,要定位存放,用后洗净,保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