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花䱻苗种繁育技术规程.docx

发布:2024-12-31约3.45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花?苗种繁育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花?苗种繁育的环境要求、亲鱼培育、催产和孵化、苗种培育、日常管理、病害防治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花?苗种繁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11607-1989

渔业水质标准

GB/T18407.4-2001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NY5051-200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5071-2002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5072-200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DB36-T1676-2022

水产养殖档案记录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合本标准。

3.1花?Hemibarbusmaculatus

鲤科、?属鱼类。体较长,前部略成棍状,后部稍侧扁,腹部圆。背部自头后至背鳍前方显著隆起,背鳍长,具硬刺。体侧和背部青褐色,腹部白色,体侧中轴有7~14块大黑斑。吻圆钝,口下位、呈马蹄形,口角有短须一对。眼较大、突出。

3.2繁育Breeding

指苗种繁殖和培育。

4环境条件

4.1场地选择

养殖场地符合GB/T18407.4-2001规定,生态环境良好、无污染,光照充足,有独立进排水、交通便利。

4.2水源水质

2

养殖池塘水质应符合GB3838-2002、GB11607-1989和NY5051-2001规定,其中溶解氧5mg/L以上,透明度不低于40cm。

4.3池塘条件

亲鱼培育池面积为3333m2~6670m2,水深1.5m~2m,苗种培育池面积为2000m2~5335m2,水深1.0m~1.5m;池底平坦、淤泥厚度小于10cm。

5亲鱼培育

5.1亲鱼来源

从选留的种鱼中筛选或经检疫不带病的花?养殖场引进。选择外观性状好,无外伤,体质健壮且已达性成熟的个体。

5.2亲鱼选配

规格要求最小年龄3龄、尾重350g以上。亩放养亲鱼800尾~1000尾,亩载鱼量200kg~250kg,雌雄比1:(1~1.5)。

5.3投饲

亲鱼饲料为粗蛋白含量40%~42%的人工配合饲料或鱼肉、小虾及新鲜的动物内脏等动物性饲料,饲料应符合NY5072-2002的规定。按“四定”投饲,日投饲量为鱼体重的1%~3%,一般日投喂2次,上午7:00和傍晚18:00各投喂一次。

5.4水质管理

每10d~15d注换新水一次,每次10cm~15cm,适时开增氧机,池水溶氧量不低于4mg/L。产前一个月每隔3d~5d流水刺激一次,每次2h~3h,以促进性腺发育。

6催产和孵化

6.1亲鱼选择

选择培育后的适龄亲鱼催产。产前检查亲鱼成熟度,雄鱼轻压腹部可挤出乳白的精液,雌鱼腹部膨

大滚圆,生殖孔红润。

6.2鱼巢准备

将晒干的棕榈树根须或聚乙烯条扎成小束,用作鱼巢。在产卵前将鱼巢放入100mg/L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20min,清水漂净后捞出晒干。

6.3产卵

6.3.1自然产卵

6.3.1.1选择性成熟度较好的亲鱼放入产卵池中,按雌雄比为2:3的比例配组。

3

6.3.1.2在池边1m~1.5m的四周呈“一”字形或三角形吊挂鱼巢,并保持流水刺激亲鱼发情、产卵,流速控制在20cm/s~30cm/s。

6.3.1.3产卵结束后,将鱼巢移入孵化环道进行孵化,亲鱼放回亲鱼池进行产后康复培育。

6.3.2人工催产

6.3.2.1选择性成熟度较好的亲鱼放入产卵池中,即雌性泄殖部突起而柔软,腹部丰满,有卵巢轮廓;雄性泄殖孔凹陷,稍挤压后腹部即有精液排出。按雌雄比为2∶3的比例配组。

6.3.2.2催产时间以16:00~18:00为宜。

6.3.2.3雌鱼的催产剂用量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800IU/kg~1000IU/kg,或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10μg/kg,催产剂应随用随配制;雄鱼的剂量减半。注射次数为1次,胸鳍基部注射。

6.3.2.4水温20℃效应时间约20h。随着水温继续升高1℃~2℃效应时间减少1h~2h。当亲鱼发情追逐时进行干法授精。

6.3.2.5将受精卵均匀粘附于鱼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