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紫芽青萝卜优质生产技术规程.docx

发布:2024-12-29约2.46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紫芽青萝卜优质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紫芽青萝卜优质生产技术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和记录。

本文件适用于地区紫芽青萝卜的优质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2620瓜菜作物种子萝卜和胡萝卜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紫芽青萝卜ziyaqingRadish

一种本地特有的水果型萝卜地方品种,其汁多、味甜、辣味轻,清脆爽口。因其初生叶芽皆为紫红色,肉质根为青绿色而得名。

4产地环境

应符合NY/T391的规定。

5整地施肥

选择土层较深厚的中性或偏酸性沙质壤土,每667m2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2500kg,41%三元复合肥(氮磷钾比例为12:11:18)40kg,肥料使用符合NY/T496的规定。耕翻整平做畦。

6播种

6.1播种时间

2

地区露地一般为8月中旬播种,秋延后大棚栽培可推迟到9月上旬播种。6.

2播种方式

采用穴播或条播,种子质量应符合NY2620的要求。每667m2用种量为0.8kg~1.25kg。

7田间管理

7.1间苗

早间苗,晚定苗。第一次间苗在子叶充分展开齐苗时进行,第二次间苗在1片~2片真叶时,第三次间苗在3片~4片真叶时,按照行距为25cm~30cm,株距为20cm~25cm进行定苗。

7.2水分管理

播种后应充分浇水,确保齐苗。幼苗期控制土壤墒情,以少浇勤浇为宜。叶部生长盛期适当增加供水量,但切忌水分过大。肉质根膨大期,需水量大,应充分均匀浇水,收获前逐渐减少浇水,生长期间遇雨及时排涝。

7.3温度管理

紫芽青萝卜生长适宜温度为10℃~25℃。露地栽培,前期外界温度≥30℃时,宜使用遮阳网覆盖,以利降温;秋延后大棚栽培,前期无需覆盖农膜,生长后期,根据气温变化,当外界温度≤5℃时,及时覆盖棚膜保温。

7.4追肥

追肥分2次进行。第一次在定苗后,4片~5片真叶时,每667m2撒施尿素15kg或41%三元复合肥(氮磷钾质量比例为12:11:18)15kg,第二次在肉质根膨大期,当肉质根直径达到1cm左右时,每667m2冲施硫酸钾型复合肥25kg~30kg,同时每周叶面喷施氨基酸肥料,连续喷施3次左右。

8病虫害防治

8.1防治原则

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优先使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配合使用化学农药防治。

8.2防治方法

8.2.1农业防治

与非十字花科蔬菜或其它作物轮作,及时清除病株残叶及田间杂草,降低虫源数量。

8.2.2物理防治

每667m2放置20块~30块黄板诱杀蚜虫,也可使用银色地膜驱避蚜虫,有条件者可采用防虫网隔离蚜虫,使用杀虫灯诱杀夜蛾。

8.2.3生物防治

3

优先选用苦参碱或者印楝素等生物源农药防治蚜虫,使用苏云金杆菌(BT)防治菜青虫等鳞翅目害

虫。

8.2.4化学防治

化学农药的使用应符合GB/T8321(所有部分)和NY/T1276的规定。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参考附录

A。

9采收

当萝卜生长到70d左右,重量为350g~700g即可采收,采收时去掉外叶,留2片~3片新叶。秋延后大棚栽培紫芽青萝卜成熟后,也可根据市场行情现采现卖,采收可持续到翌年1月中下旬。

10记录

建立田间生产记录档案,对田间农事操作、投入品使用、产品采收及销售等详细记录,生产记录保存时间不少于2年。

4

附录A

(资料性)

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表A.1规定了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表A.1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主要防治对象

农药名称

使用方法

安全间隔期

霜霉病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500~6000倍液

10d

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

600~800倍液喷雾

7d

黑腐病

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

3000倍液喷雾

7d

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

600倍喷雾

7d

病毒病

20%病毒A可湿性粉剂

500~800倍液喷雾

7d

1.5%植病灵乳油

1000倍液喷雾

10d

菜青虫

1.8%阿维菌素乳油

5000倍~8000倍喷雾

15d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