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紫金四季草莓组培快繁技术规程.docx

发布:2024-12-31约1.92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紫金四季’草莓组培快繁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紫金四季’草莓组培快繁技术规程的培养基配制、植株选择与外植体处理、培养技术、种苗培育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紫金四季’草莓组培苗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001育苗技术规程

NY/T2306花卉种苗组培快繁技术规程

NY/T3032草莓脱毒种苗生产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培养基配制

4.1基本培养基与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母液

B5、MS基本培养基购自商业化产品,培养基中大量元素、微量元素、铁盐、有机成分组成参见NY/T2306。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母液配制的浓度、方法、保存参见NY/T2306。

4.2培养基配方

培养基配方如下:

诱导培养基:B5固体培养基+6-BA3.4mg/L+IBA0.3mg/L+蔗糖3%+琼脂6g/L~7g/L;

伸长培养基:MS固体培养基+6-BA1.7mg/L+IBA0.15mg/L+蔗糖3%+琼脂6g/L~7g/L;增殖培养基:MS固体培养基+6-BA0.75mg/L+蔗糖3%+琼脂6g/L~7g/L;

生根培养基:1/2MS固体培养基+IBA0.003mg/L+葡萄糖1.0%+琼脂6g/L~7g/L。

4.3培养基配制与消毒灭菌

培养基准备、糖溶解、琼脂溶化、定容、pH测定、分装、封口、灭菌、冷却、贮存等均参见NY/T

2306。

2

5植株选择与外植体处理

5.1植株选择

在6月~10月,选择种植在栽培介质(土、基质等)未发生病虫害、植株长势强、营养生长期在100d以上、根颈部粗1cm、叶片颜色深绿色的草莓植株作为取材对象。

5.2外植体处理

5.2.1洗涤剂处理

匍匐茎或根颈在碱性洗涤剂中浸泡20min~40min,流水冲洗30min~60min,蒸馏水清洗2次~3次,转至超净工作台。

5.2.2消毒

在超净工作台上,匍匐茎或根颈用75%乙醇浸泡15s,无菌水冲洗4次~6次。

剥开匍匐茎顶端叶片或根颈处,选取匍匐茎茎尖或1mm隐芽,0.8%次氯酸钠溶液消毒(匍匐茎茎尖处理15min,隐芽处理10min);无菌水冲洗4次~6次,无菌滤纸吸干;置入无菌培养皿中用无菌刀片切割,匍匐茎茎尖生长点取0.2mm~0.8mm,隐芽取0.5mm~3mm;若超出尺寸范围,45°斜切。

6培养技术

6.1接种

接种前期准备(包括接种环境,接种盘、接种器械灭菌等)参见NY/T2306。在无菌的培养瓶中,将消毒处理后的外植体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上,每瓶1个,并标注外植体、接种日期、名称。

6.2培养

6.2.1培养条件

培养室内温度为(24±2)℃。暗培养,无光照;光培养,培养瓶上部的光照强度为100μmol/(m2·s)~200μmol/(m2·s),每日光照12h~16h。

6.2.2诱导培养

外植体在诱导培养基中暗培养14d后转入光培养7d~14d,茎尖或隐芽萌发成芽,若芽0.3cm,在诱导培养基中继代,21d~28d继代一次。

6.2.3伸长培养

当芽长至0.3cm~0.5cm,转置于伸长培养基光培养,得到单芽或丛生芽,将芽丛切割成单芽,若单芽1cm,在伸长培养基中继代,21d~28d继代一次。

6.2.4增殖培养

待单芽长至1cm~3cm,转置于增殖培养基光培养,得到芽丛,将芽丛切割单芽,若单芽3cm,继续在增殖培养基中继代,21d~28d继代一次。

6.2.5生根培养

3

待单芽长至3cm~5cm,取生长健壮、至少有3小叶的单芽移入生根培养基,暗培养7d后转入光培养7d~21d,至根长1.5cm~3cm、2条幼根以上开始炼苗。

6.2.6炼苗、移栽

按照NY/T3032执行。

7种苗培育

移至户外后,注意通风,前期每天向叶面喷水3次,保证土壤持水量在50%~70%,14d后,保证土壤持水量在35%~55%,按照GB/T6001继续进行后续培育直至成苗。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