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技术在无人值守机房环境下的应用.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互联网技术在无人值守机房环境下的应用
第 PAGE \* Arabic \* MERGEFORMAT 7 页
网络技术在机房远程监控中的应用
武汉广播电视台 徐枫 姚继珍 刘征
一、概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应用与日俱增,其配套的环境设备也日益增多,计算机房逐渐成为各大单位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机房的环境(如供配电、UPS、空调、消防、安保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保证机房内贵重而精密的设备及仪器仪表的全天候正常运行,必须时时刻刻为计算机网络系统提供正常的运行环境。防止因温度、湿度、配电、非法入侵等机房环境问题,影响机房设备的安全运行,乃至对数据传输、存储以及整个系统的构成威胁,甚至可能损坏硬件设备,造成严重后果。尤其对于广电、银行、证券、海关、邮政、政府等需要实时交换数据的机房,机房管理显得更为重要,一但系统发生故障,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是不可估量。
因此,为了保证机房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目前许多机房的管理人员不得不采取24小时专人值班的方式,定时巡查机房各环境设备,但这样不仅加重了管理人员的负担,而且不能确保及时发现隐患、排除故障,更不具备对事故发生时间、频率及原因等进行科学的管理与数据分析。此外,目前国内普遍缺乏专业的机房环境设备管理人员,大多数机房都是安排软件人员或者不太懂机房设备管理的维护人员值班,这对机房的安全运行无疑又是一个不利因素。
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提高机房管理水平,降低维护运营成本,实现从少人到无人的维护管理方式成为必然趋势,同时也有利于对分散机房集中实行集中监控管理。本文将讨论如何利用已有的局域网和互联网资源,来实现上述目标。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充分利用了现有网络资源,降低了安装布线等施工和材料成本,完全能满足远程监控温度、湿度、配电、非法入侵等机房管理中的需求,并具有动态侦测触发报警、录像等功能,再配合严格的权限管理和密码保护,可有效实现机房远程监控管理,并为类似需求提供参考。
二、机房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原则
对于建设机房远程监控系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利用科技进步的优势,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有机地加以结合,根据机房的实际需求使整个系统高效地发挥作用。在设计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先进性:考虑到科技进步因素,系统中宜尽量选用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的产品,确保系统各种功能齐全,并随着科技的发展能不断改进完善。
成熟可靠性:由于该系统用于机房远程监控,因而系统本身应具有很高的安全可靠性。在设备选型上应选用技术成熟、可靠性高的产品,确保系统能够长时间无故障工作,且整个系统不应存在由单一崩溃点影响整个系统正常工作的情况。此外,系统自身应具有良好防范功能和应急备份功能。
经济实用性:监控领域的设备、器材品种繁多,性能、价格差别很大。系统设计中,在确保系统先进性、可靠性的基础上,还应该尽力满足机房业务和未来发展的需求,确保整个系统耐久实用,使系统具有较高的性价比,避免投资浪费。
易升级维护:系统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未来使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做到易于升级扩展,维护维修方便。
高度无人值守:整个系统应能够自动检测机房环境的各项参数,当某项指标超标后,系统自动报警,并通过电话报警器向值班网管拨打报警电话,并对相应环境设备发出行动指示(如:温度、湿度过高时,系统报警,拨打值班人员电话,并自动控制精密空调、除湿器等设备的工作状态)
机房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实施,应遵循上述原则,使系统在技术上实现先进性和成熟性的统一;性能上具有高安全可靠性;使用上具有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并具有很高的性价比。同时,整个系统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规范和标准。
三、机房远程监控系统的实现
机房远程监控系统实现了联网统一管理、远程访问控制和报警功能,能有效解决无人值守机房远程监控系统的中遇到的问题。
(一)机房远程监控系统的组成
整个系统由监控终端、传输网络、管控中心/终端三部分组成,如图一所示。
图一、机房远程监控系统示意图
监控终端是指各个需要实现远程监控的机房。在每个监控终端配置一台嵌入式DVR(数字视频录像机),负责前端图像的采集、压缩、存储和上传。DVR上具有视频接口,可以直接连接监视器,进行本地图像预览和视频回放。DVR可以连接到报警设备,以便进行统一管理和报警。此外,DVR还可以通过通信运营商将报警时的图像和报警信息发送到用户的手机上。
传输网络是指连接各机房终端、管控中心/终端的网络,既可以是单位内部的局域网,又可以是开放的互联网和通讯网,也可以是它们的组合。整个监控系统利用传输网络进行各种监控信息的传递。它把监控图像、温度、湿度、配电等数据传输到存储设备、管理设备甚至是远程客户端,传输网络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传输带宽。设计中重点考虑视频图像传输,其它信息对带宽需求相对要小得多。由于整个系统是基于标准的TCP/I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