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区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
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齐工务机械厂—道路工程
施 工 方 案
编制单位: 佳木斯鸿基工程公司
编 制 日 期 : 2015年 月 日
目 录
一、编制依据
二、工程概况
三、施工准备
四、路基水泥稳定砂砾施工
五、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
一、编制依据
1、齐齐哈尔铁路装备基地更新改造工程施工二期工程施工图纸及施工招标文件;
2、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现行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规范,质量评定标准及验收规范;本工程有关的现行设计、施工规范和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二、工程概况
路面宽2米~3米不等。路面结构为150厚水泥稳定砂砾;100cm厚C25水泥混凝土路面。厂区水泥混凝土路面共288.98㎡。
三、施工准备
1、人员与施工组织
针对本工程工期紧、地方干扰因素多,协调难度大的现状,准备选调一支有丰富施工经验协调能力强,善打硬仗的优秀施工队伍,并配以足够的技术管理人员。
2、材料的准备及其性能检验
(1)、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组织好各种材料的进场。并对已进场的砂、碎石、水泥、钢筋要进行各种性能检验,若有不符合要求的,应另选或采取补救措施。
(2)、混合料配合比检验和调整
A、工作性的检验和调整,按设计配合比取样试拌,测定其工作性,必须时还应通过试铺检验,如测得其工作性低于要求,则保持水灰比不变适当增加水泥用量。每次调整加入少量材料,重复试验。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B、强度的检验,按工作性符合要求的配合比,适当增减水泥用量,配置3组配合比的新拌混凝土试件,并测定其实际密度。到规定龄期后测定其强度。如实测强度未能达到要求的配合强度时,可采用提高水泥标号、减小水灰比或改善粒料级配等措施。
C、通过选择不同水量、不同水灰比、不同砂率或不同粒料级配等配制混合料,通过比较,从中选择经济合理的方案。
D、施工现场砂和石子的含水量经常变化,必须逐班测定、并调整其实际用量。
四、路基水泥稳定砂砾施工
1、路基交验与路基整修
(1)、 由总监办、驻地办以及路基、路面单位对路基进行交验。
(2)、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铺筑前,应有专人对路床洒水湿润并采用钢轮压路机碾压2-3遍;若填方路基采用砂砾土填料,因裸露而导致砂砾土填料顶面出现砂砾松散颗粒时,应提前至少6h洒水预湿,而后压实以达到规范要求。
(3)表面必须平整、坚实,高程、平整度、宽度、符合规范要求。以及对导线点水准点的复测交接。
(4)整型完成后,应按有关技术规范要求的项目和内容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按有关程序进行工序交接。铺筑底基层之前,将杂物全部清除,并适当洒水湿润。路基存在的松散及不符合规范要求的部位均翻挖清除,并以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混合料填补,重新整形碾压达到要求压实度。同时全面复测,特别是标高控制。使用平地机对路基进行标高处理,人工打点、测量进行辅助。
施工阶段
(1)、验证用于施工的混合料配合比;
(2)、确定水泥稳定砂砾的松铺系数;
(3)、确定水泥稳定砂砾的标准施工方法;
(4)、确定含水量低于最佳含水量0.5%~1%时,压实度达到98%时的压实遍数和压实度关系;
(5)、确定混合料的摊铺工艺;
(6)、确定每一作业面的合适长度;
3、混合料拌和
(1)、采用500T/H厂拌设备集中拌和,施工前按设计配合比对其进行调试,做到配料准确,拌和均匀,无粗细料离析现象。含水量根据运输路程远近和天气情况适当调整,以确保碾压时混合料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但不出现提浆现象。混合料拌和过程中,按频率检测水泥剂量和含水量。
(2)、每天开始拌和前,应检查场内各处集料的含水量,计算当天的配合比,外加水与天然含水量的总和要比最佳含水量略低。实际的水泥剂量可以大于混合料组成设计时确定水泥剂量约0.5%。同时考虑施工富余强度时要从缩小施工偏差入手,不得以提高水泥用量方式提高底基层强度。
(3)、水泥添加装置应配有高精度电子自动计量器,电子动态计量器应经有资质的计量部门进行计量标定方可使用。
(4)、混合料拌和时,安排专人随时检查料斗上筛网,将大粒径的骨料充分清除,以免混入混合料中影响结构层的强度。
(5)、装载机上料要有专人指挥,不能混料、上错料、不得断料,拌和站操作人员应注意各料斗下料情况,如细集料不下应及时开动振捣器,如有断料和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处理。
(6)、起动拌料时应首先开启最远处的下料斗,并依次开其它料斗,当料进入拌缸时同时开启水泥和注入水,停止拌料时同样顺序进行。要合理安排组织施工,使拌和、运输、摊铺相协调,减少停机次数。
(7)、拌和场出料不允许采取自由跌落式的落地成堆、装载机装料运输的办法。一定要配备带活门漏斗的料仓,由漏斗出料直接装车运输,装料时由专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