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操作系统 教学课件 作者 刘若慧 毛莺池 祁翊 第7章 Linux磁盘管理.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7章 Linux磁盘管理 磁盘作为存储数据的重要载体,在如今日渐庞大的软件资源面前显得格外重要。目前,各种存储器的容量越来越大,磁盘管理的难度也越来越高。本章将对Linux文件系统的概念以及磁盘管理的基本方法进行简单介绍。 7.1 Linux文件系统 Linux文件系统(File System)是Linux系统的核心模块。通过使用文件系统,用户可以很好地管理各项文件及目录资源。本节将对Linux常用的文件系统、文件的基本概念和目录的基本概念等进行系统、全面地介绍。 7.1.1 Linux常用文件系统介绍 随着Linux的不断发展,其所能支持的文件格式系统也在迅速扩展。特别是Linux 2.6内核正式推出后,出现了大量新的文件系统,其中包括日志文件系统Ext3、ReiserFS、XFS、JFS和其他文件系统。 Linux系统核心可以支持10多种文件系统类型:JFS、ReiserFS、Ext、Ext2、Ext3、ISO9660、XFS、Minx、MSDOS、UMSDOS、VFAT、NTFS、HPFS、NFS、SMB、SysV、PROC等。其中,较为普遍的有如下几种。 (1)扩展文件系统(Ext File System) (2)Ext3(third Extended Filesystem) (3)Reiser (4)XFS (5)ISO9660 (6)NFS(Network File System) 除了上面这些Linux文件系统外,Linux还可以支持基于Windows和Netware的文件系统,如UMSDOS、MSDOS、VFAT、HPFS、SMB和NCPFS等。 兼容这些文件系统对Linux用户来说也是很重要的,毕竟在桌面环境下Windows文件系统还是很流行的。而Netware网络也有许多用户、Linux用户也要共享这些文件系统的数据。 (1)UMSDOS (2)MSDOS (3)VFAT (4)HPFS (5)SMB (6)NCPFS (7)NTFS 7.1.2 磁盘分区命名方式 在Linux中,每一个硬件设备都映射到一个系统的文件,包括硬盘、光驱等IDE或SCSI设备。Linux把各种IDE设备分配了一个由hd前缀组成的文件。而各种SCSI设备,则被分配了一个由sd前缀组成的文件,编号方法为拉丁字母表顺序。 在Linux中规定,每一个硬盘设备最多能有4个主分区(其中包含扩展分区)。 常见的Linux磁盘命名规则为hdXY(或sdXY),其中X为小写拉丁字母,Y为阿拉伯数字。个别系统可能命名略有差异。 7.2 常用磁盘管理命令 7.2.1 挂载磁盘分区 要使用磁盘分区,就需要挂载该分区。挂载时需要指定需要挂载的设备和挂载目录(该目录也成为挂载点)。挂载磁盘分区的命令为mount,常用的命令格式如下所示: mount -t type device dir 7.2.2 卸载磁盘分区 要移除磁盘,例如卸载USB磁盘、光盘或者某一硬盘分区,则需要首先卸载该分区。与下面介绍下卸载磁盘的方法。卸载磁盘的命令为umount,使用方法也很简单。常用的命令格式如下所示: umount [device|dir] 7.2.3 查看磁盘分区信息 查看磁盘分区信息实际上分很多种,例如查看磁盘的挂载情况,磁盘的分区情况,以及磁盘的使用情况等,以下进行意义说明。 1.查看磁盘的挂载情况——mount 查看磁盘的挂载情况方法很简单,直接输入不带参数的mount命令即可。 2.查看磁盘的分区情况——fdisk 查看磁盘的分区情况可用fdisk命令加-l参数即可。 3.查看磁盘的使用情况——df 查看此用使用情况可以用df。 7.2.4 磁盘分区 对于一个新硬盘,首先需要对其进行分区。和Windows一样,在Linux下用于磁盘分区的工具也是fdisk命令。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cfdisk,parted等可视化工具进行分区。由于磁盘分区操作可能造成数据损失,因此操作需要十分谨慎。 7.2.5 分区的格式化 分区完成后,需要对文件系统格式化才能正常使用。格式化磁盘主要的命令是mkfs,其常用的命令格式如下: mkfs -t type device [block_size] 7.2.6 检查和修复磁盘分区 对于没有正常卸载的磁盘,如遇突然断电的情况,可能损坏文件系统目录结构或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