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郑成功收复台湾ppt1.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23 郑成功收复台湾 郑成功 民族英雄郑成功(1624—1662),福建南安人。初名森,字大木,父为郑芝龙。后明隆武帝赐姓朱,改名成功,字明俨,国内外都尊称他为“国姓爷”。由于时代与形势的要求,郑成功先是担负起反清复明的使命,后来又顺应历史潮流,率军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祖国领土台湾,这体现了的当时中华各族人民的利益。郑成功是第一个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第一个打败西方殖民者的东方人。 zēng xià jiàn míng zhuàn 憎 恨 厦 门 舰 船 铭 记 撰 写 千军万马 张牙舞爪 走投无路 浩浩荡荡 举目四望 惊恐万状 争先恐后 义正辞严 负隅顽抗 垂死挣扎 垂头丧气 喜气洋洋 成群结队 载歌载舞 街头巷尾 天经地义 箪食壶浆 词语积累 词语: 憎恨:厌恶痛恨。 簇拥:(许多人)紧紧围着。 厦门:城市名,在中国福建。 盘踞:非法占据;霸占(地方)。也作“盘据“。 铭记:深深地记在心里。 撰:写作。 千军万马:形容兵马极多、阵容强大。 张牙舞爪:张开利牙,挥舞爪子。用作形容野兽凶猛的样子,或形容坏人猖 狂的样子,或形容人手舞足蹈时动作十分粗鲁。 惊恐万分:因为惊慌恐惧而显现出各种神态。形容惊慌恐惧到了极点。 义正辞严:道理正当,措辞严肃。 负隅顽抗:负:依仗。隅:角落。指凭借险要地势或某种条件进行拼死抵抗。 走投无路:投:投奔。无路可走。形容处境十分困难,找不到出路。 垂头丧气:耷拉着脑袋,神情沮丧。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样子。也比喻枯萎而没有了生气。 箪食壶浆:箪:盛饭的圆形竹器。浆:米汤。用箪盛饭,用壶盛汤。形容百姓热情欢迎他们的队伍。也表示馈赠食物。又作”壶浆箪食“。 载歌载舞:载:又,且。又唱歌又跳舞,形容尽情欢乐。 荆榛:泛指丛生灌木,多用于形容荒芜情景。 荷虏:对荷兰侵略者的蔑称。 初读课文 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情? 元朝设澎湖巡检司,加强对台湾的管理。 1294年 三国时期,吴国卫温等一万多人到达台湾。 公元230年 台湾自古属于中国领土 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 1684年 郑成功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 1662年 抗日战争之后重归中国版图。 国民党逃至台湾,造成了台湾问题。 1945年 1949年 被日本窃据。 1895年 1.课文围绕“收复台湾”写了哪些内容? 2.哪些地方说明了这一事件的原因、结果,哪些地方写明了收复台湾的经过? 3.人们是怎样评价郑成功的? 4.你能按照提示给文章分段,并写出主要内容吗? 再读课文 全文可分为如下四个部分: 起因:(第1—2自然段):自幼立志,驱除荷虏。 经过:(第3—8自然段):率兵东征,收复台湾。 结果:(第9—10自然段):宝岛回归,同胞欢庆。 评价:(第11自然段):丰功伟绩,永载史册。 【理清条理】 汇报交流 美丽富饶的宝岛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明朝末年,荷兰侵略者强占了台湾。台湾人民恨透了这伙强盗,不断进行反抗斗争。 少年时代的郑成功,曾亲眼目睹荷兰侵略者在家乡福建沿海地区烧杀抢掠、残害乡亲。他从小就对荷兰侵略者十分憎(zēnɡ)恨。后来,郑成功成为统率千军万马的将领,便移师金门、厦(xià)门一带,决心进军台湾,赶走荷兰侵略者。 。 决心收复! 荷兰铁甲舰 中国战船 敌我实力对比 想想郑成功渡海东征的时间和阵容,经历了哪些战斗,克服了哪些困难? 面对敌军的顽抗及求和又是怎样说和做的。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在实力如此悬殊的情况下,郑成功是如何收复台湾的呢? 细读感悟 逐段阅读,简要概括 逐段阅读,简要概括 第三自然段: 首先交代渡海东征的时间:1661年4月21日;还描述了那浩浩荡荡的阵容和气势。 第四自然段: 接着写敌军企图凭借战舰大炮阻击。 第五自然段: 郑成功沉着指挥我军取得了登陆台湾的初步战果。 交流汇报 第六自然段: 后来写敌军求和,郑成功义正辞严予以拒绝。 第七自然段: 郑成功采纳了台湾同胞“切断水源”的献计,使守赤嵌城敌军投降。 第八自然段: 最后写郑成功用长期围困的办法逼迫台湾城内敌军投降,终于在1662年初,收复了被荷兰侵略军侵占38年之久的台湾。 逐段阅读,简要概括 细读感悟 他为什么能取得这场战斗的胜利? 合作探究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