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锅炉燃烧设备保护装置.ppt

发布:2025-03-19约1.09万字共13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广州市特种承压设备检测研究院培训中心

联系:02083566192

:020锅炉燃烧设备、保护装置;第一章锅炉燃烧设备;第一节燃烧方式;第二节煤的燃烧过程;第二节煤的燃烧过程;第二节煤的燃烧过程;第二节煤的燃烧过程;第二节煤的燃烧过程;第二节煤的燃烧过程;一、固定炉排的结构:

固定炉排通常由条状炉条组成,少数由板状炉条组成。因为铸铁能耐较高的温度,不易变形,价格廉价,所以炉条都用普通铸铁或耐热铸铁制成。

条状炉条可由单条、双条或多条组成,如图3-1所示。立式锅壳锅炉的炉排外形是圆的,为便于装卸,大多用三条大炉条拼成。炉排的通风截面积比〔炉排的通风孔隙面积之和与炉排总面积之比〕约为20%-40%,冷却条件较好,适于燃烧高挥发分、有黏结性的煤。由于孔隙大、通风阻力小,一般无须送风机,但漏煤较多。

板状炉条是长方形的铸铁板,如图3-2所示。板面上开有许多圆形或长圆形上小下大的锥形通风孔,以减少嵌灰和漏煤,板下部有增加强度和散热的筋。炉排的通风截面积比约为10%-20%,适于燃烧低挥发分、低熔点的煤。;图3-1条状炉条和图3-2板状炉条;二、固定炉排的燃烧特点:

煤在炉排上的燃烧分层情况如图3-3所示。空气从炉排下部进入炉膛〔称一次空气〕,首先接触到具有一定温度的炉排,起到冷却炉排的作用,同时本身受到加热然后,空气穿过灰渣层,温度继续提高,接着与赤热的焦炭相遇,空气中的氧与碳化合成二氧化碳,同时放出大量热量,这一层称为氧化层。燃烧生成一氧化碳,这一层称为复原层。复原层生成的一氧化碳仍是可燃气体,与煤中的挥发分共同升到炉膛空间继续燃烧。在复原层上部,是刚刚投入的新煤。当煤层较厚〔大于200mm〕时,复原层增加,产生大量一氧化碳在炉膛燃烧,这就形成了所谓简易气化燃烧。

实际上,燃烧分层的界限并不像图3-3所示的那样明显。当空气量充足时,复原层很薄,产生的一氧化碳很少,炉膛空间主要是煤中挥发分的燃烧。当空气量较少时,氧化层不能使碳与氧很好化合,生成较多的一氧化碳。当炉膛空间空气量严重缺乏时,一氧化碳不能??续燃烧,挥发出来的碳氢化合物就在高温缺氧的条件下进行热分解,生成大量炭黑,由烟囱排出后对大气造成污染。为实现气化燃烧,就要往炉膛空间送入空气,此空气称为二次空气。;;接上页:

燃烧呈周期性的不协调、冒黑烟。燃烧所需空气主要从炉排下部通入,故通入空气量主要取决于煤层的厚度。但是,手烧炉是间断投煤,煤层的厚度经常改变。当新煤刚投入时,煤层最厚,通风阻力很大,进入炉膛的空气量就少。但这时煤中分解出来的可燃气体和焦炭的燃烧,却需要较多的空气量,因此空气量供不应求,造成燃烧不完全,出现烟囱冒黑烟的现象。

随着挥发分和焦炭的不断燃烧,煤层逐渐减薄,所需空气量较少,但这时通风阻力却相应减小,炉排进入空气量增多,所以又出现了空气过剩。由于进入的空气量与所需要的空气量周期性地不协调,造成不完全燃烧损失过高,从而降低锅炉热效率。

因此,从改善劳动条件、节约燃料、消烟除尘等方面考虑,手烧炉的使用应严格限制。蒸发量大于和等于1t/h的锅炉,国家规定要采用机械燃烧,使之符合高效、低耗、文明生产的要求。;图3-3手烧炉的燃烧分层;第二节链条炉排;第二节链条炉排;图3-7链条炉排结构;多管制;链带式炉排:

链带式炉排属于轻型炉排,其炉排片连接结构如图3-5所示。炉排片分为主动炉排片和从动炉排片两种,用圆钢拉杆串联在一起,形成一条宽阔的链带,围绕在前链轮和后滚筒上。主动炉排片担负传递整个炉排运动的拉力,因此其厚度比从动炉排片厚,由可锻铸铁制成。一台蒸发量4t/h的锅炉,由主动炉排片组成的主动链条共有三条〔两侧和中间〕直接与前轴〔主动轴〕上的三个链轮相啮合。从动炉排片,由于不承受拉力,可由强度低的普通灰口铸铁制成。

;图3-8链带式炉排连接结构;链带式炉排的优点:比其他链条炉排金属耗量较低,结构简单,制造、安装和运行都较方便。

链带式炉排的缺点:炉排片用圆钢串联,必须保证加工和装配质量,否那么容易折断,而且不便于检修和更换;长时间运行后,由于炉排片互相磨损严重,使炉排间隙增大,漏煤损失多。

主动片从动片

;横梁式炉排:

横梁式炉排的结构与链带式炉排的主要区别在于采用了许多刚性较大的横梁,如图3-9所示。炉排片装在横梁的相应槽内,横梁固定在传动链条上。传动链条一般是两条〔〕当炉排很宽时,可装置多条〕,由装在前轴〔主动轴〕上的链轮带动。

;横梁式炉排的优点:

结构刚性大,炉排片受热不受力,而横梁和链条受力不受热,比较平安耐用;炉排面积可以较大;

运行中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