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石蜡包埋制作方法改良.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石蜡包埋制作猫眼球切片方法改良
张祥令,苏 敏*,黄 悦,胡 蓉,李 红,许爱萍
(550004 贵阳,贵阳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摘 要】目的:探讨和改良石蜡包埋制作猫眼球切片方法。方法:取健康猫眼球10只,AFA(甲醛-乙醇-冰醋酸)固定液固定,乙醇梯度脱水,氯仿透明,石蜡包埋制作眼球切片,厚度7μm,HE染色,观察并记录。结果:(1)石蜡包埋的猫眼球不变形,外观无明显收缩,结构完整,可获得整个眼球;(2)HE染色切片观察,眼球壁各层结构清晰,角膜、角膜缘、巩膜静脉窦、睫状肌等组织结构完整,视网膜无明显剥离、层次清楚,各层细胞排列整齐、容易辨认。结论:采用此方法对猫眼球进行石蜡包埋,可获得较满意的眼球组织切片。
【关键词】眼球;石蜡包埋;改良;猫
眼球的结构外形近似球体,外层巩膜是致密的结缔组织,内层视网膜很柔软,容易剥离脱落,眼球腔中还有一个很硬的晶状体,其制作过程在组织学上是难点[1-2]。一般认为,制作眼球不宜用石蜡切片,因其可使眼球结构变硬变脆,因此常用火棉胶包埋切片[3]。传统用火棉胶包埋时,费时至少要三月,试剂易燃,毒性强,成本高,不能连续切片,切片较厚。而常规石蜡包埋切片,眼球易变硬变脆变形,视网膜容易剥离,不利于教学切片补充和组织病理学诊断[4-8]。本室通过反复试验,不断改良石蜡包埋制作切片技术,尤其是在固定剂、脱水剂、透明剂等方面进行改良,取得满意效果,在保证获得搞质量的眼球切片的同时,还较显著地缩短了实验时间,为眼球切片的制作提供了较好的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取材固定:用50ml注射器由耳缘静脉注入空气栓塞致死实验健康成年猫,速取眼球,小心除去周围的结缔组织,投入垫有脱脂棉的AFA固定液(20%甲醛40ml,95%乙醇60ml,冰醋酸5ml)进行固定,间隔6h换同等量AFA固定液固定,共固定18h。
1.2 脱水透明:乙醇梯度脱水:70%乙醇和80%乙醇各12h,90%乙醇和95%乙醇各10h,100%乙醇液体和半乙醇半氯仿中各8h,在透明剂氯仿中过夜直至包埋;脱水时,严格控制不同梯度乙醇的浓度和进入下一步乙醇时用滤纸吸干,使组织脱水更彻底。
1.3 浸蜡包埋:石蜡和氯仿按1:1比例混合浸蜡2h,纯蜡(1)1.5h,纯蜡(2)1.5h,包埋成蜡块,室温冷却待切。包埋时,石蜡要处于半溶状态,严格控制包埋机温度56~60℃,有利于标本浸蜡。
1.4 切片:用徕卡轮转式切片机切片7μm, 用徕卡贴片机40℃展片,40℃温箱烤片4d。
1.5 染色:常规HE染色,化蜡,染色,上行,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片。
1.6 用传统火棉胶包埋猫眼球切片进行对比[3]。
2 结果
2.1 肉眼观察
经过上述改良的方法进行石蜡包埋,眼球不变形,外观收缩不明显,结构完整,可获得整个眼球(图1);切片容易,获得较薄的石蜡切片,厚度约7μm。眼球角膜从前至后5层(角膜上皮、前界层、角膜基质、后界层、角膜内皮)结构排列整齐(图2)。
2.2 HE染色观察
眼球角膜从前至后5层(角膜上皮、前界层、角膜基质、后界层、角膜内皮)结构排列整齐(图2);而传统火棉胶包埋的眼球切片较厚,角膜上皮多层细胞重叠,界限不清楚(图3)。
眼球切片完整,眼球壁各层结构清晰,巩膜静脉窦、睫状肌、角膜缘上皮等组织结构完整(图4);视网膜无明显剥离、层次清楚,各层细胞排列整齐、从外向内可清晰辨认色素上皮层、视细胞层、双极细胞层、节细胞层四层细胞(图5)。而传统方法制作的切片较厚,可辨认四层细胞,但每层细胞轮廓不清(图6)。
图4 光镜观察角膜缘上皮,层次清晰 HE×1000 图5 光镜观察视网膜各层结构清楚,无脱落 HE×400 图6 光镜观察视网膜,细胞重叠,界限不清 HE×400
3 讨论
眼球切片制作是组织切片技术上的难题,传统用火棉胶包埋,需要一个长时间的火棉胶浸制过程,使用滑动切片机切片,不能连续切片,染色要在培养皿进行片染,染色后使用捞片方法,其制作较为困难复杂,存在周期较长,而且材料要求特殊,易燃,有毒性等缺点,获得的切片较厚,也不利于眼球壁组织结构的观察[1-8]。为了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本实验室采用改良的石蜡切片制作方法获取眼球切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本方法在整个过程仅用10d左右,相比传统的火棉胶包埋法所需3个月的时间,大大缩短了实验的进程,节约了实验时间,提高了效率。其次,本实验均使用常规试剂,较为容易获得,不需特殊的保存,使用方便;获得的切片较薄约7μm,与传统火棉胶包埋切片的(15~20)μm相比,镜下结构重叠现象不明显,尤其是角膜缘上皮清晰可见,针对现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热点,可有效进行角膜缘干细胞的原位定
显示全部